第231章 山西作家专号(第2/3页)

小说中所讲述的这种畸形的婚姻状况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并不罕见,当时章仲锷怕编辑部的几位领导不同意发表,特地写了几千字的审读意见。

好在《远村》的质量打动了大家,成功发表,更是获得了今年的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今年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评奖是在上个月19号举行的,郑毅还来领了奖。

“他刚给我寄来了一篇稿子,还是个中篇,写的相当不错。”

“回头让大家看一看,如果合适的话就发出来。”林为民道。

章仲锷沉吟着说道:“去年我去山西,接触的几个作家都是有些实力的,比如李睿、程一、罗雪轲……”

林为民笑道:“老章,你就别绕了,有什么话直接说呗。”

“呵呵!”章仲锷被拆穿了心思,笑了起来,“我觉得我们刊物是不是可以试着弄一次‘山西作家专号’?”

林为民迟疑着说道:“专号啊?稿子数量够吗?成色都怎么样?”

“郑毅的《老井》我打算让他再改改,现在程一手里有一部《云中河》正在写……”

“稿子搜集齐大概得多长时间?”林为民问道。

章仲锷摇头,“不好说,年底就算是快的了,我打算下个月去一趟山西。”

“我跟你一起去!”

“没必要吧?”

柳荫这时笑着插话道:“老章,我看你还是让为民带队去吧。你这个组稿力度不行,出去一趟,就那么一两篇稿子。你看看人家为民,不光稿子带回来,连人都给你带回来!”

柳荫话里的揶揄让同事们齐齐笑了起来。

林为民的组稿风格别说是在《当代》编辑部里,就算是放到全国同行里,也算是独一份了。

见了作者,先问有稿子没?有稿子,看看质量怎么样,质量好,直接带走。

质量不好,把人带回燕京来关小黑屋,或者在当地关小黑屋。

没稿子,那更简单了,把人带回燕京关小黑屋,或者在当地关小黑屋。

反正只要是不让他顺利的把组稿任务完成,作者就只有一条路——关小黑屋。

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放出来。

用荣世辉的话来说,旧社会地主家的长工都没这么惨,相当于是走了一遍渣滓洞。

不过嘴上调侃归调侃,大家对于林为民的组稿成绩还是认可的。

但凡这小子下了狠心,关小黑屋的作者,最后作品质量和发表后的影响力都是极其出色的。

就比如今年第一期发表的《康熙大帝·夺宫初政》来说。

作者冷解放是林为民在中央电视台门口捡的,光这一件事就够传奇的。

当编辑的,跑大街上去捡作者,你听说过?

反正荣世辉表示,自己当了一辈子编辑,没听说过这么离谱的事。

人家林为民搭两句话就敢把人带回来,直接让冷解放享受改稿的干部待遇。

连蒙带骗把冷解放关在楼上招待所快三个月的时间,好不容易稿子写完才给放出来。

最后冷解放临走,还一脸的感恩戴德。

你就说气人不气人?

最关键的是,冷解放的稿子真就写的不错。

这些年一提到历史类小说,首推的当然是姚雪垠的《李自成》。

同事们看完《康熙大帝·夺宫初政》和《李自成》,两相比较。如果单纯以《李自成》第一卷的内容来说,《李自成》要比《康熙大帝·夺宫初政》强上几分。

但要拿《康熙大帝·夺宫初政》和《李自成》后面的几卷内容比,两者各有千秋。

要知道,姚雪垠可是凭借着《李自成》获得了首届雁冰文学奖的。

事实也是如此,今年第一期《当代》上市,《康熙大帝·夺宫初政》发表后,就被无数读者拿来和《李自成》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