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带领《当代》走向更高的那个人(第3/4页)

荣世辉笑道:“我这个老同志没问题,小柳才三十多,你这个‘老’字是不是不太恰当?”

柳荫配合的朝林为民瞪着眼。

林为民给荣世辉竖了个大拇指,“要说会说话,还得是您有一手。”

《当代》1983年第一期刊物在上市二十多天后经受住了广大读者的考验,受到了众多评论家、媒体的广泛赞扬,所引发的讨论和影响也对得起编辑部对于这一期刊物所寄予的厚望。

再加上临近春节,编辑部内的气氛一片欢乐祥和。

几人说着说着,又聊起了第一期的销售情况。

《当代》自79年创刊以来,销量一直是稳中有升。

近两年林为民加入后,销量的增幅更是强劲,如今总体销量已经可以做到稳定在八九十万册以上,但凡某期发表了一部口碑优秀的作品,销量轻松破百万。

而像是刊登了《人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的爆红作品的那一期,更是能做到单期一百几十万的销量。

因此出于对第一期所刊登作品质量的信心,编辑部在这一期的印数上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数字——一百万册。

眼下第一期上市还没满一个月,但各地书店和邮局的加印的需求已经陆续提了上来,按照推算,首印的一百万册应该也就是在这几天之内便会销售一空,接下来的加印数字就成了编辑部需要考虑的问题。

柳荫感叹着说道:“照这个趋势下去,怎么感觉一百五十万册也挡不住啊?”

姚淑芝正在整理稿件,她将一厚摞子的稿件放到办公桌的一角,“登陆遥《人生》的那一期最后是不是差点破了一百五十万册?”

“没,刚到一百四十万册。不敢再印了,要是真滞销几万册,还不够赔的。”

祝昌盛说道:“我觉得这一期到一百五十万册不成问题。你们没发觉吗?现在大家坐在一起,要是不谈谈我们这一次的第一期,都感觉跟不上潮流了,这好像是形成了一种趋势。”

姚淑芝点头道:“还真是。我妹妹他们学校的大学生里文学爱好者众多,她回来跟我说,这次第一期得到了特别多学生的喜欢。这里面不仅有内容上的原因,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祝昌盛问道:“什么原因?”

“大概就是那些大学生觉得我们《当代》有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气度,很符合他们心目中那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学刊物的形象。对了,这正好有一封读者来信,我给你们读读……”

姚淑芝从她书桌一角的一堆读者来信当中抽出一封信,众人的眼中不禁带上了几分好奇。

“……你们这一次推陈出新的举措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在此我要毫不吝啬的赞美你们。

《当代》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只要能够在《当代》发表小说,就会引起广泛关注。

就像米国的作者以能在《纽约客》上发表小说为荣那样,我身边越来越多的同学和朋友们也开始有了这样的感觉,能在《当代》上发表小说的作者都是文学的宠儿。

……”

《纽约客》,米国文化界的象征。

1975年,约翰·列奥那德曾这样评论《纽约客》:“受过良好教育的米国人随这本周刊一同成长。”

用一句通俗点的话来说,读《纽约客》是米国精英阶层文化的标志。

如今中国刚刚朝世界张开怀抱,能在信中提到《纽约客》,至少在见识上是秒杀大多数国人的。

姚淑芝读的这封来信是一位燕大的学生寄来的,通篇全都是赞美《当代》这一次的大胆举措。

“听听年轻人们对于我们的赞美,真是让人耳目愉悦。”姚淑芝读完了信,面上带着几分笑容。

荣世辉突然看向了林为民,“为民,这个就是你所说的影响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