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故事

却说到了晚间, 盛家家宴给许莼接风,许莼笑嘻嘻却是将自己印书堂刚刚印好的绝版书都送了外祖父、舅父等人各一套。盛敬渊自然是喜得胡子直抖,众人欢聚一堂, 用过家宴。

之后在闽州逛了几日, 许莼又弄了一封信给九哥, 写了到闽州之后的所见所闻,又挑了些新奇之物和珍贵药材让人送去。

然后便就开始磨着外祖父要出海了, 盛敬渊倒是认认真真拿了海图出来,在书房里问他想去哪里。

许莼打开海图,看着海图发呆, 盛敬渊一个一个岛屿告诉他, 许莼看到扶桑岛好奇道:“外祖父去过这里吗?听说倭寇极厉害。”

盛敬渊道:“嗯, 他们自己的领主打来打去打了许多年, 如今已渐趋于统一,那边也有华夏的海盗纵横,汪氏占了一座大岛在那里。我从前带船队避风浪, 有登岛过,和他们做过生意,人们称他为汪岛主, 传说是前朝汪直的后人,也有可能是冒认。”

许莼问道:“去那边看看如何?”

盛敬渊摇头:“东边平日长云带船, 也不太敢走,极保守。这里的海盗太多, 又有倭寇。我们走熟了航道的还是往南边, 这边岛屿气候暖热, 物产富庶。”

他往南洋画了一片, 和他点了点夷洲:“这里是广源王侬氏之地, 这些年和朝廷相安无事,朝廷招抚为主。若是海疆平定,自然安顺。”

盛敬渊又拿了手杖一个一个点过去:“这边是赤土、亶洲,旧港、大古刺、底兀拉、交趾等等,这里在前朝,都设有宣慰司、布政使司、总督府,可惜后来海禁导致这些都渐渐被别人占了。”

许莼看得心潮澎湃:“竟然都曾经在我华夏版图之内吗?”

盛敬渊点头:“不少地方去到,那里都还有前朝的官署的遗址,当地土人也都知道这些旧事。”

“尤其是这里:亶洲,前朝曾设总督府,这里是有故事的。”

许莼好奇道:“什么故事?”

盛敬渊道:“宋时崖山之战听说过吧?宋军抗元,前后动用战船两千余艘,宋左丞相陆秀夫身背年仅九岁的幼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后十数万军民相继蹈海自尽。”

许莼轻轻叹息道:“这我知道,崖山之战。”

盛敬渊点头继续道:“陆秀夫之子陆自立后来带着残余的海军南迁,途径南洋,便在此停留,休养生息,仍图复国。后人以陆氏为王,衣冠礼制以及习俗一如大宋。这里陆陆续续也定居了许多华夏人,可惜这里前朝又已被乌合人给占了,屠了不少华夏人。”

“陆氏也只能隐居避到了巽他海峡这里,陆氏一族的制船工艺十分优秀,我曾经向他们求教过,他们族长当时送了我不少图纸。”

许莼十分惋惜:“原来如此。”

盛敬渊道:“这里又不得不说起西洋乌合人这些蛮夷了,他们肆无忌惮在海洋上抢劫商船,然而背后却有国家护航,授权本国商人垄断所有港口,袭击商船和沿海城镇。原本前朝,我国的海盗汪氏、徐氏、郑氏等亦有海队,因此乌合人这些人并未能占了我们的岛。”

“前朝海禁,先后剿灭了汪氏徐氏等海寇后,这些乌合蛮夷就膨胀起来了,要不如如今郑氏尚且还在南方,只怕也早就被占了去。”

“最可恶的是,这些蛮夷海盗先占了海上贸易关口诸岛,然后他们自己的国家就派了人正大光明占了去,这里就变成别国的了。”

许莼喃喃道:“难道说,这些海盗反而还有用?”

盛敬渊摇头:“非也,这些海盗同样也是十恶不赦,劫掠商旅,但一灭了之,并且一视同仁打击海商,使海商衰落,海防薄弱,这对我朝并不是好事。要清剿东南诸夷,护送商旅,非朝廷出面不可。不可将海外侨居之人视为天=朝弃民,反而应该保护我们的商旅侨客,支持海外贸易,如此,与西洋蛮夷争夺这海疆,鹿死谁手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