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剖心明志(第4/6页)

战场上,黄飞虎与陈桐激战正酣,火花四溅,战马嘶鸣,黄飞虎虽然英勇无比,但陈桐的火龙镖果然厉害,让他陷入了苦战。

就在此时,黄天化一跃而出,挥舞着银锤,如同狂风暴雨般向陈桐袭去。陈桐见状,怒吼一声,手中火龙镖化作一道火光,直奔黄天化而来。

黄天化不闪不避,张口一吸,竟然将火龙镖吸入口中,随即一声清响,火龙镖被他硬生生咬碎。陈桐见此情景,惊骇莫名,知道今日遇到了真正的对手。

黄天化见时机已到,从背后抽出莫邪宝剑,剑身泛起一道耀眼的剑光,剑气纵横,一剑挥出,天地变色。陈桐想要躲避,但剑光如电,瞬间将他斩成两截,鲜血染红了战场。

姜子牙在远处观战,见黄天化展现出如此高强的道法,不由得心中暗赞。随着陈桐的陨落,潼关守军士气大挫,姜子牙率领的大军趁势冲杀进关,战事一触即发,顺利拿下了潼关。

战后,姜子牙亲自来到黄飞虎父子面前,对黄天化赞不绝口:“黄将军之子,果然英才,道法高强,今日之功,实乃我大军之福!”

黄天化得了姜子牙的夸赞,连忙作揖行礼,口称“师叔”。

姜子牙这才知道他原来是清虚道德真君座下弟子,如今被其师尊叫下山来到姜子牙帐下听令。

随着黄天化的加入,姜子牙的大军士气如虹。

不久后,韦护、土行孙、杨任、李靖父子等一众阐教弟子纷纷抵达姜子牙的大营,表示愿意追随他征战四方。

这些人中,韦护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手中的降魔杵重逾泰山,舞动起来风云变色;土行孙身形矮小,却能隐入地下,出没无踪,神通广大;杨任手持五火七翎扇,威力惊人;至于李靖、金吒、木吒父子三人,也都是拜在阐教高人门下,习得一身本领。

尤其那李靖还曾是陈塘关总兵,精通战阵韬略,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

姜子牙见到这些阐教同门,心中欢喜无比,他知道有了这些人的加入,自己的胜算也将更加强大。

当晚,他便召集众将,商议进攻临潼关的计划。

“诸位今日集结于此,乃是天命所归。我们下一个目标,就是临潼关。只要拿下这道关卡,通往朝歌的道路便大开。”姜子牙声音坚定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将闻言,个个斗志昂扬。

于是,在姜子牙的指挥下,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临潼关进发。临潼关守将虽然听闻了黄飞虎投降的消息,但他并未放在心上,依旧自信满满地认为关卡坚不可摧。

然而,当西岐大军如洪水般涌至临潼关下时,守将才意识到形势的严峻。

他命令士兵紧急加固城墙,准备迎战。

可是,西岐大军中拥有如此众多的高手,临潼关的守军根本无法抵挡。

大战开启之后,韦护挥舞降魔杵,一下子便轰开了城门;而土行孙早已潜入地下,破坏了关内的防御设施;杨任煽动五火七翎扇,在城内四处煽风点火,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李靖父子、黄飞虎父子则率领大军正面强攻,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在众人的努力下,临潼关的守军迅速崩溃,不费吹灰之力,西岐大军便成功拿下了临潼关。

朝歌,一片混乱。

临潼关失守的消息如同一道惊雷,在朝歌上空炸响,震得文武百官人心惶惶。

朝堂之上,一时间议论纷纷,有的官员面色苍白,有的则低声议论,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毕竟,西岐大军的战鼓声仿佛已经在耳畔响起,距离朝歌,只隔着一座渑池县。

帝辛坐在龙椅上,面色铁青,愤怒至极。

他的手紧紧握着龙椅的扶手,青筋凸起,恨不得立刻将那叛逆的黄飞虎碎尸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