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我家娘娘真是太仁慈了(第2/4页)

看来此人的确有些门道。

难怪通天师兄如此坚决地要保他!

正寻思间,女娲娘娘忽的秀眉微蹙,目光落在了神庙正殿的墙壁上。

那墙上的诗句虽然被王叔比干用清水洗去,可是依旧还残留有一些墨迹。

女娲娘娘只是心念一动,立刻便看到了商王帝辛不顾劝阻,大笑着提笔在墙上写下艳诗的场景。

“这无道昏君不想修身立德,以保天下,今反不畏上天,吟诗亵我,甚是可恶!”

女娲娘娘勃然大怒道。

彩凤也在一旁气不过地骂道:“这商王真是太不像话了!我这就去朝歌城降下神雷将他劈死!”

“休得胡闹!”

女娲娘娘瞪了她一眼,正色道:“那帝辛毕竟是大商君主,而大商乃是人族正统,与人道气运息息相关,你这点道行又岂能奈何得了他?

况且此事颇有些蹊跷。”

彩凤仙子挨了训斥,低着头不敢作声,听到这里连忙抬头好奇地问道:“娘娘您看出了什么蹊跷?”

女娲娘娘眼中流转着过去的时光片段,口中淡淡地道:“那帝辛平日里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手格猛兽,托梁换柱……乃是一个能文能武之辈,称得上是大商的中兴之主。

而他今日所作所为,却不似他往日那般,倒像是有人暗中做了手脚!

那背后之人只是把他当成了棋子,想要借此来引我入局!

只是不知道这究竟是哪一位师兄弟的手笔?”

“什么?”

彩凤仙子惊呼一声,神情骇然道:“娘娘的意思是,这是某位圣人的手笔?”

女娲娘娘没有答话,只是静静地瞥了她一眼。

彩凤仙子悚然惊觉。

这件事已经不是她能够过问的了,哪怕连听都不应该。

她应该像边上的青鸾一样,只需要站在那里默默无言地充当一个聆听者即可。

这时,女娲娘娘的声音传来。

“去把我那金葫芦拿来。”

彩凤仙子一个激灵,连忙闪身来到鸾驾上,拿起一个金光灿灿的宝葫芦用双手捧着来到女娲娘娘面前。

那金色的宝葫芦外表绘着诸多图案,有异兽奔跑、凶禽搏杀、大妖吞吐日月、大魔掀起黑云,看一眼就震慑心神,仿佛耳边有着妖神咆哮,凶禽啼鸣。

女娲娘娘伸出莹白如玉的右手轻轻一拂,那葫芦嘴便自行飞起。

下一瞬,一道金光自葫芦口之中喷涌而出,不过只有拇指粗细,高却有四五丈有余。

只见那金光之上,现出一面包幡来,五光十色,瑞彩千条。

幡杆如那宫大梁,幡面招展,其上空空蒙蒙,似有黑白二气,黑白二气之中,却有碧绿蝌蚪小文来回游动。

此幡名曰“招妖幡”。

相传乃是上古妖庭之秘宝,也是妖族之主的象征,凭此幡便可统御三界亿万妖众之物。

无论身在何处,只需轻轻摇动,凡是妖族子民,感应到招妖幡的气息都要前来听令。

这件宝贝在巫妖大战中遗失,三界内不知多少仙神想要寻到此宝,打算靠它来号令三界妖神,重建妖族天庭。

只不过没人能想到这件宝贝,居然会落在女娲娘娘的手里。

此刻,女娲娘娘一伸手,那面招妖幡便自动落入其掌心。

她持着招妖幡轻轻一摇,神庙之内刹那间悲风飒飒,惨雾迷漫,阴云四合,闷雷滚滚。

一股奇异的波动冲天而起,以神庙为中心,朝着四周迅速弥漫荡开。

……

南赡部洲中部有三座大墓。

一曰太昊陵,一曰神农架,一曰轩辕丘。

这三座大墓,乃是昔年人族三位圣皇御龙升天之后,人族为了怀念他们而修建的衣冠冢。

此地经年累月香火不断,前来祭拜的人族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