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探班(第2/2页)

“……张亦?”

兰晓龍好奇:“你认识?”

沈旭东赶紧摆手:“不认识……他不用参加集训?”

“他本身就是军人,集训个什么玩意?”

……

张亦跟兰晓龍关系很好,两人都是BJ军区战友文工团的。

据史航讲说,有一阵子,史航跟兰晓龍住一起,张亦那时候还是话剧演员,拿着他写好的一部讲述剿匪英雄杨子荣的剧本《宗贵兄弟》登门讨教……

史航和兰晓龙正在为写剧本发愁,见一个话剧演员来递剧本,有心刁难他,围着他叽叽喳喳,说了一番他听也听不懂、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把张亦说出了一身汗,悻悻然离开了。

他们以为就此把张亦吓退了,没想到,过不了几天,张亦又来了,缘分由此结下。

后来兰晓龙写出了《士兵突击》,张亦出演的班长“史今”,名字就来自于史航的哥哥史今。

再后来,《士兵突击》开拍时候,《士兵突击》吧建立,张亦最早注册,不要脸的取了个‘士兵突击’的ID,249是“士兵突击吧”兰晓龙的ID……

两人在吧里各种斗嘴斗嘴打架……

然后各路主创或围观或参与。

然后249就出圈了,成了兰晓龍的代称!

反正兰晓龍之后的几部戏都有张亦——《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好家伙》……

后来的《长津湖》其实也找过张亦,但那个时候张亦的档期已经排满了,根本挤不出时间,只能错失了!

另外说一句,《长津湖》最开始叫《冬与狮》,是电视剧来着,康洪雷执导……

但博纳要做《长津湖》,兰晓龍属于赶鸭子上架,现成的剧本直接改成了电影剧本!

估摸着参与不多……

所以,片尾出现陆战一师撤退过程中向志愿军冰雕连敬礼的桥段——典型的传统媒体那种“在场的外国友人纷纷竖起大拇指”,或“在场的外国记者都被这诙谐机智的回答逗乐了”蹩脚写法……

所以,首映压没去,好吧,是缺席了《长津湖》的所有宣发活动!

沈旭东还是蛮欣赏张亦的,从资本家角度来讲,这家伙是工作狂啊,全年无休的拍摄也没问题!

他跟杨小蜜都是沈旭东的目标……

都是工作狂……

不过张亦见到沈旭东有点激动……

也正常,毕竟沈旭东现在是点金圣手,他要是铁了心捧个演员,不说捧成一线,至少能捧成正当红!

好不容易,张亦平复情绪:

“沈总是来探班的?”

“我来找师哥,让他帮忙改一下我写的本子……”

张亦好奇:“你还让他改本子?”

“是抗战剧,我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师哥在这个领域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