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120急救电话(第2/4页)

医生抢救室在哪?医生验血在哪?医生我要看病往哪里走等等。

医生回答你,那就是耽误抢救时间,人家是争分夺秒的。

医生不回答你,行,等着被骂被投诉吧,又是态度差。

现在好了,自己要去哪个区域,是去看普通门诊,还是去抢救室,或者想做什么检查,只要跟着地上不同颜色的标记走就行,一目了然。

陈棋利用了现有的建筑条件,融合了后世的记忆,亲自设计了室内布局。

比如急诊大厅前面留有急救车的停车专用位,进入急诊科大门后,正对面就是导医台。

导医台左后方“抢救室”,导医台的右后方是门诊区域。

药房和收费位于大门口的最右侧,输液大厅位于大门的最左侧,进门后一目了然。

留观室位于急诊科的二楼,这里设计得跟病房一模一样,护士站在中间,周围一圈是病房。另外急诊手术室也在这里。

急诊检查暂时还是利用了门诊辅助检查,病人需要穿过急诊科到医院主楼里面去检查。

毕竟新建一个X光室,CT室那不是说说的,不但需要大量经费,同时还需要时间建造,这两个恰恰是陈棋目前最紧缺的。

至于EICU,这个是没有的,人民医院连正式的ICU都没建立呢,不得不说,八十年代的医院是真的很落后。

另外就是一个医务人员的调配问题。

新上任的医务科科长左利伟是陈棋一手提拔起来的,自认为自己属于“陈派”,所以对于急诊科的人员调配就非常上心。

毕竟这是新院长上台以来的第一个“政绩工程”,所以他准备抽调医院的精兵强将充实急诊科。

按陈棋的指示,急诊夜门诊,内科、外科、儿科、五官科都必须要开展。

其中除五官科只上前夜班外,内外儿三个科室都需要白班、前夜班、后夜班轮换,以8小时为一个班。

抢救室因为技术要求比较高,所以陈棋准备亲自上阵,在急诊科坐阵一段时间。

另外还落实一线,二线,三线制度。

一般当天上班的医务人员为一线,如果偶遇突发情况,或者病人爆仓的情况,则二线要在第一时间顶上。

如果遇到重特大事故,那么以院领导、各科科主任、资深主任医师为三线的医务人员也要及时赶到医院。

陈棋前世除了肝胆外科外,最熟悉的就是“急诊科”了。

一来是小医生往往都需要去急诊科轮转一段时间。

刚毕业进医院时,小医生都是跟过120,上过急救班的。

另外一个,陈棋前世做为住院总的时候,每天都会接到急诊科的会诊,他是一天要跑好几回。

还有他前世的死党张羽就是急诊科医生,所以对急诊科的流程和运作模式并不陌生,曾经的记忆全变成了这一世的经验。

基建工作搞得很快,半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易则文、张兴、陈丽、杨秀秀这4人也从协和医院参观回来了。

开业前一天晚上,急诊大楼里灯火通明。

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都在调试着设备,以确保第二天不出意外。

急诊科的第一名员工下班后都没有走,全部都在提前准备,有在熟悉环境的,有在打扫卫生的,有在忙着翻看工作手册的。

对于这些医生们来说,急诊科是新事物,到底怎么玩他们心里没底。

陈棋和郭书纪两人则还在模拟着病人,进医院后,急诊病人应该怎么处理?普通门诊患者应该怎么样引导,争取查漏补缺。

这时候最后一批药物被送来了,陈棋将笔记本一放,撸起袖子亲自开始搬药箱。

易则文看到后飞奔而至:“陈头,放下放下,这种粗活怎么能让你老人家干呢?”

陈棋肩上扛着一箱子玻璃瓶装的生理盐水,咬着牙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