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植树道谢(第2/3页)

刘姓中年人心中忐忑。

忐忑的却不是可能从道人口中听到“真龙不喜欢不愿意”的回答,而是自打那日之后,据说没人看见真龙回来,他也是后来才想起,当日自己几乎被真龙的龙吟声、腾飞带起的狂风声吹得耳聋了,亦被真龙吐珠吐息震撼得不轻,脑中几乎一片空白,在这隐隐之间,好像听见身边道人若有若无的感慨了一句:

“如今天地间的真龙便是真的绝迹了……”

不知是不是听错了。

亦或是自己的幻觉。

此时看向道人,却只见道人摇头一笑,对他说道:“刘公与山间人喜欢就好……”

笑容中颇有些感慨。

“那真龙……”

“真龙已不在此处。”

“……”

刘姓中年人愣了一下,旋即沉默。

吆喝声、敲击声、锯木声还有杂七杂八的声音又传入了耳中。

前方出现了正在修建的宫殿的一角,并随着几人的步伐,视线也逐渐往下,整个道观院落宫殿都出现在几人眼中,正有许多工匠忙碌着。

只是日已上了三竿。

坝树冬天不算冷,夏天不算热,但这都是气温,需得刨开阳光的因素,被正午的阳光晒着,实在没几个人顶得住。

随着另一边走来一些高山人,全都挑着担子,再一声锣响,所有工匠全都一声欢呼,离开了原先位置。

午饭时间到了。

“刘某也是刚刚知晓先生来了这里,仓促之下,连请村寨中的老友帮忙准备一顿好饭的功夫也没有,便请先生移步村寨,先将就一顿,晚上再安排一桌席面,与先生好好叙叙旧。”刘姓中年人看向宋游,也看向宋游脚边叼着木球迈着小碎步的猫儿,如是说道,“等下午时分,再请先生帮忙看看这座宫观修得如何。”

“他们吃的什么?”

道人却看向前方的工匠们。

没有什么能比一天高强度的劳作更下饭的了,因而带饭的村寨人一来,所有工匠便全都争先抢后,拿着斗碗挤上前去,满面的笑容。

最先打到饭菜的,或是就地一蹲,或是找个石头坐下来,或是就站在旁边,便已开始狼吞虎咽。

这幅场景也十分下饭。

道人隐隐闻到了饭菜的味道。

“刘公可尝过这些?”

“自然吃过,刘某常来此处视察,便与工匠们同吃。只是招待先生,却万万不可用这个。”

“怎好劳烦刘公与村寨中人,若是刘公有意,便请我们与诸位工匠同吃一顿吧。”宋游说着一笑,“看诸位待诏吃得香,在下已饿了。

“这个?”

刘姓中年人愣了一下,又看向道人身旁的三花猫:“工匠们吃得普通,虽有油水,却少肉食,先生也许吃得下去,三花娘娘怎会爱吃?”

“刘公无忧,三花娘娘也能吃的。”

与此同时,三花猫也低头,放下木球,抬头对他喵了一声,这才重新叼起来。

“那就委屈先生。”

刘姓中年人这才带着他前去。

众多工匠从山下来此处修建道观,与被官府征召前去赋役的苦工们不同,作为东道主,自然是要好生招待的。刘公大气,高山人淳朴,也给他们准备了红米干饭,加上一桶杂菜,里头隐隐可见一些细碎的鱼肉,汤水泛红,闻得到酱油与醋味,便也算一顿好菜了。

道人盛了一碗,坐在道观门口吃。

刘姓中年人与他一样。

三花猫蹲在旁边,面前摆着自己的小碗,里头也是红米干饭与带着汤水的菜叶,低头吃得吧唧吧唧响。

昨日那名匠人前来与道人搭话,亦有别的工匠来与刘姓中年人问好。

在这个地方,四周嘈杂,自然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说法,刘公端着碗,迎着前方的白云,一边吃一边给他讲述自己对道观的规划,又请了山中哪些隐士高人前来观中主持与修行,哪些同意了,哪些拒绝了,拟让哪位做观主,不知好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