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上次赶海已十年(第2/3页)

“在下于此一道,一身本领,三花娘娘已然学了七八成了。”

“可是我们的酸茄已经用完了,明天又用什么煮呢?又叫燕子多种几棵吗?”

“还可以去市上买猪骨,猪骨做汤底也不错,也可以用泡椒做酸辣汤底,还可以用粥来做汤底,可以一边吃海鲜一边喝粥,每多放一样海鲜进去粥的味道都会不同,方法很多。况且除了煮以外,煎炸烧烤,焖炒红烧,凉拌油卤,每一种做法又都有很多种,短时间内吃不完的。”

“!”

三花娘娘又抬起头,直直把他盯着。

这叫学了七八成吗?

道人视若不见,低头为她剥虾。

黄昏已至,海边尽是海风。

次日清早。

道人并未睡去,而是盘膝而坐,沐浴朝露与晨雾,静听海风与浪声。

三花娘娘仍旧一宿没睡,为他守夜。

天才刚蒙蒙亮,她就从沙子上起身了,抖了抖身子,凑过来看了看宋游,确定他还活着而且醒着,便给他交代了一声,就去赶海了。

出门就是一个小洞。

几步又是一条小鱼。

一不小心,又踩到一只螺。

螃蟹飞速侧爬,能比三花娘娘更快?

被风浪送来的虾子缩在石头缝里,三花娘娘趴下去一伸手就能捉来。

果然与白天不同了——

此时满满的都是收获的快意。

三花娘娘喜上眉梢,动作不停。

要珍惜机会,抓紧时间。

赶海也就这几天,上一次是十年前,下一次不知又要等多少年。

清晨就这么短,再过一会儿,天亮一些了,说不定渔村里的妇人们又要出来了,到时候全给她抢了去。

……

几日之后,海上天气不太好。

满天乌云卷积,连带着大海也从蔚蓝变成了深色,天地有狂风,海浪一层层汹涌拍岸,在这昏昏沉沉的天地间,却有一团乌云落地,组成一只高傲而优雅的仙鹤,舒展着脖颈与翅膀。

“可惜了……”

三花猫一边轻巧跳上鹤背,宛如飞跃,一边看着远方,扭头对道士说:“头一天和晚上的风浪越大,第二天能捡到的好东西越多!这么大的风浪多半可以捡到大鱼,还有手那么长的虾子,脑壳那么大的盘海!”

“三花娘娘的锦袋已经装满了,就算我们天天吃海鲜,也可以吃上很久了。”

道人说着也坐上了鹤背。

行囊皆稳稳放在身边。

“唳……”

仙鹤仰颈长鸣,迈动着两条长腿,在沙滩上跑出几步,展翅扇动几下,便离开了地面。

顺着狂风,盘旋上天。

随即往尊者山而去。

……

尊者山风景依旧。

只是寒冬时节,毕竟不如浪州沿海来得暖和,不是传闻中神仙上任登天的日子,也没有那么多喜好寻仙问道的人前来拜访,加之最近正好是一年中最为严寒的时候,山上常常下雪,早晨起来白茫茫一片,中午才又化掉,这在尧州也是蛮少见的,登山的人自然也就没几个了。

路上人少,山顶更是空无一人。

仙鹤落在这里。

道人落到地上,拄着竹杖,扭头环看四周。

前方山上一座石山,宛如一名长有须发躬身行礼的儒雅老人,与天柱山有几分相像,只是没有上去的路,上边也没有建筑。

一时不由得想起了十来年前自己来到这里的场景,那时好像是四月份,天气比现在暖和许多,此处也比现在热闹许多,哪怕到了晚上,也仍有许多喜好山水和仙道长生的风流雅人、疏狂浪子在山中点着火堆,彻夜唱歌饮酒长谈。

果然旧路重走,就容易勾起旧忆。

倒是也在山上看见了有人昨夜露宿过的痕迹。

是山中凹进去的避风处,外面点着有火堆,应是昨日登上山的,今日清晨就走了,新的登山的人要到半下午才能走上来,因此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