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喝人神(第2/4页)

今日还要特殊些。

朱成子观主深思熟虑,还是下令,以观中有大事为由,将那些出了大价钱、身份非富即贵的香客也给请下山了。

大晏尊崇道人,倒也无人耍横。

只是下山路上,又见许多道长采买借取完毕,带着各种食材香料,匆匆往山上赶,脚步快极了,又都不免惊叹与疑惑,问及这些道长,却也只知观主说有贵客来访,如此吩咐,不知是何贵客。

黄昏一降,天光如梦似幻,映出群山剪影,奉天观清净极了。

各大院落宫观中又都点着灯。

片刻之后,起了道乐声。

平州仙神妖鬼氛围浓厚,修行学道文化灿烂,奉天观又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自有自己流传已久的道韵体系。

以编钟为主的乐器,加之道乐团的道长们时而低声时而高亢的诵唱,众多声音汇在一起,听来古老悠长,细品韵味十足。据说先帝时期的大晏宰相曾到奉天观拜访留宿,听了观中道韵,恍惚间见到有古神下界、老仙亲至,与他席间对谈,道韵一停便消失成烟了。此事传得很广。

道韵声持续许久,这才停歇。

山中还有别的道观,名声规模有大有小,传承有高有低,离奉天观有远有近,有些听到奉天观的道韵,只从道韵声音与时长便能判断,奉天观今日怕是有很尊贵的贵客到访。

加之今日奉天观有弟子匆忙前来借取食材,与擅长推演卜算、先知先觉的奉天观行事作风不符,心中难免好奇。

有道人清闲,特地来查看。

却只见奉天观山门紧闭,里头却灯火通明,难得的点满了灯笼蜡烛,传出阵阵饭菜香气。但自道韵一歇,便几乎听不见任何杂音了。

一顿盛宴,持续了近一个时辰。

天边霞光也暗淡了下去。

“多谢道友盛情款待,只是有些过于铺张浪费了,在下难以心安。”宋游走出席间大殿,走入道观走廊,对朱成子说。

“此是蔽观之幸。”

“道友太过于客气了。”

宋游一边走着一边摇头说道。

身后一只猫儿迈着小碎步跟随着。

“……”宋游抿了抿嘴,闲聊问道,“道友可知山上有个真言观?”

“自然知晓。”朱成子答道,“真言观离此不远,观中弟子原先擅长咒禁之法,后来又得了更高深的咒术,在山上也算有名的了。”

“那道友可知真言观有个叫穆寿的道人?”

“穆寿?”

朱成子稍稍想了想,便知道了,也明白他为何问起了,于是继续如实答道:“确有这么一个道人,只是平日里我们都称他的道号。听说多年前他去了长京闯荡,还曾投奔长元子师弟,只是后来心术不正,走了歪路,被高人责罚。回到山中真言观时,已然中了自己的邪术,并且不可再说话不可再施咒,身上还被仇家留下了几处伤。”

朱成子顿了一下,似是回想,又似是知晓了那位高人是谁,于是在想怎么说:

“回到道观后,观中当年的师兄弟都不喜欢他,年轻弟子也因他的品行而摒弃他,加上他不能再施咒,也不可开口讲话,受了不少冷遇。不过道观念及他曾是观中道人,倒也给他在后面找了一间屋子栖身,让他独自清修,每日送些饭菜汤水去,没有饿着他。据说清修之下,他身上的瘙痒溃烂慢慢好了,人也平静了不少。

“大抵是前年吧——

“因为离京时身上带了伤,年纪也慢慢大了,据说他死在了屋中榻上,临死前有人听到了他开口说话。

“说的是:

“平生孽债重重,死前反倒心静。”

朱成子说着,悄悄瞄向宋游,又很快的收回目光。

宋游没有说什么,只是心中感慨。

当年在长京时,与这叫做穆寿、道号平丘子的道人在太师府上短暂相遇,因他助纣为虐,意图加害自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同时也罚他一生不得说话不得施咒,叫他回山中修行,若有修行大成之日,责罚自然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