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什么灵韵还要我亲自下去找(第3/4页)

也好几次走到难以通行之处。

要么前方坡度过于陡峭,无论是上还是下,都难以通行,马儿更无法通行,要么所站之地离前方有条沟壑或悬崖,深不见底,无法跨越,要么一座山头与另一座山头之间相连的路过于狭窄,最窄之处猫儿过去都艰难,更无法让马儿行走。

所幸三花娘娘神通广大,不仅懂些土行法术,也能召出大妖,帮助道人通行。

实在不行,道人只好召石建桥。

可惜仍未找到木行灵韵。

甚至于道人走了一圈,无论走到哪里,其它四方灵韵的异动都几乎没有变化,像是走了一圈下来,既没有离它更近,也没有离它更远。即使是道人感悟最深的水行灵韵也几乎没有别的特殊反馈。

每天早晨,道人也都坐在某处山顶,悬崖边上,面朝云池,既吸收天地灵气,也感悟此方灵韵,却都没有见到真龙的身影。

三天之后,一行人走回坝树。

这次是从另外一边回来。

“先生可是从前面的山上绕了一圈回来?”有山中隐士问道。

“正是。”

“先生果真高人也。三日前见先生一行走入山云之中,从容自若,便觉仙气缥缈,却也担心前面没路,坎坷崎岖,又有野兽妖鬼,怕先生走不了多远就遇到困难危险,一直与友人讨论先生几时折回,却没料到,再见先生,已从这一边回来了。”

“……”

宋游全都如实回应。

若有人问起前面可真走得通,他只答人走得通,马走不通,若有人问前方可有野兽妖鬼,道人也都如实说有,免得有人效仿他鲁莽前去,结果走到半路就摔下悬崖,或是沦为了野兽妖鬼的血食。

随即回到原地,修行也等待。

偶有山间隐士来访,大抵是听说他去白云之间走了一遭,特来询问,也可能是本身就想来与他交谈,此事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理由与话题,而这些隐士行事向来随性洒脱,与人结识,有时是不需要多少理由的。

刘姓中年人应约来找。

依然腰悬长剑,配上虚胖的体型,竟然也颇有些风采。

宋游与他一同等待。

大安三年便在这白云山间悄然过去。

刘姓中年人崇尚仙道长生、修行道法,这山中有不少隐士,有的有修行,有的有道行,有的有别的本事,他都与之有些交情,于是白天往往要去寻那些与他结识的隐士高人,与之对谈,交流感情。他还叫了宋游两次,只是宋游都不去,也就罢了。

不过他也没有抛下这名与自己有别样缘分、同样也有不少道行的道人,甚至没有冷落他,每天早晨,必定找来,同候真龙,上午才离去。

没有几天,就立了春。

倒是山间萧瑟依旧。

常在山间的隐士们似乎已经掌握了传说中的真龙出没的规律,立春一过,山间就有一些叹气之声,有隐士高声吟诗以述遗憾,又有人点着篝火与友人饮酒高歌到半夜,白天便告辞离去,都是懒人,山间一别,不知道下次再见又是什么时候,山上的人越发稀少了。

刘姓中年人似乎也打算离去。

“今年怕是等不到了,不过这也正常,刘某二十年间年年都来,运气好也才见了三回。”刘姓中年人有些遗憾,更多却是替他遗憾,也颇有些自己将其描述得十分震撼、宋游却没有看到的可惜,“先生差不多也该下山了。”

“再等几天吧。”

“还要再等几天?”

“刘公若有事,可先行下山,我们下山之后,到了路川县,一定登门拜访。”

“先生不远万里前来,心中不舍也很正常。”刘姓中年人点点头,表示理解,“既然如此,刘某就陪同先生再等几天吧。”

“刘公不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