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路边的天下大势(第2/3页)

加上长京之乱刚起不久,许多百姓就算听到消息,起先也不敢相信,就算相信长京真的乱了,也不觉得这能动摇大晏根基。

在这种情况下,短时间内是很难有人掀翻大晏统治的。

若有人跳反,必成众矢之的。

……

进路州的第一日。

宋游在路边茶摊旁歇息。

面前一口小锅,锅中煮着一粒粒螺肉,底下两片姜片,是问茶摊的摊主要的。

如今正是田螺最多的时候,昨夜在山间歇息,旁边有几块稻田,等宋游早晨睡醒的时候,三花娘娘就已经去捡了满满一大堆田螺来。

宋游将之焯了水后,随便一炒,便是一锅香喷喷的螺肉。

再从摊主那里买几个蒸饼,算是对人家赠送姜片的感谢,掰开蒸饼夹着螺肉,一边吃一边听身边的路人讲述前方之事。

有名士人似是才从昂州来,讲得绘声绘色,不少摊客都在听。

“武安侯将军南下了?”

“还能哄骗廖兄?那偌大的武安侯陈字旗,谁能看差了去?只是路州没有传开消息罢了,若到昂州,简直是路人皆知!”

“袁兄快请说话!那武安侯何时南下的,现在到了哪,又南下扶保哪一位?”

“听说啊,我也只是听说,武安侯接的是太子与陛下的调令,南下勤王,带了镇北铁骑精锐,一路长驱直入,如今已到长京城下。”

“那就是保太子了!”

“武安侯来了!定是安定了!”

“还得是武安侯啊……”

这一桌四名士人,虽看似柔弱,谈论起家国天下之事,却比江湖人胆大许多。

“以我看啊,武安侯既至,长京乱局已定,否则也太对不起武安二字和武安侯前半生的偌大威势了。”那名姓袁的士人说着,却是摇头,颇有些惋惜的说道,“可惜武安侯危矣……”

“此话怎讲?”

“袁兄意思是说,武安侯功劳太高,如今南下勤王,功高震主,恐有危险?”

“可是武安侯本是接了太子调令而来,又没有擅自动兵。武安侯这次南下勤王,恐怕也会如上次进京一样,将亲弟留在北方镇守吧?那可是数十万大军,有他们在,就算此前的陛下,也不敢动武安侯吧?”

“几位有所不知……”

那名姓袁的士人缓缓说道,想到自己听见的消息,仍是忍不住心惊:

“听说此次武安侯南下,若单论精骑,只带了一万,可他自远治城一路南下,横穿言州,经草头关,又穿禾州,经北风关、嘉兴关,据说没有受到任何阻挡。数关守将一听是他,便纷纷放行,更有甚者,派兵追随。有沿途的客商亲眼所见。”

“这……”

“从塞北到长京,那可是整整三千里路啊,只用了半个月。直到兵临长京城下,也只打了一场,便是在昂州城外二百里,遇到李成浩将军率领的昂州竞州丰州三地禁军的防守。”袁姓士人说着,环视众人,“诸位可知那一战如何?”

“如何?”

“昂州神威军,竞州虎威军,丰州龙威军,加起来四万多人,全是精锐。”袁姓士人说道,“镇北铁骑之下,一击即溃。”

众人一听,全都睁大了眼睛。

听过不少武安侯的事迹,却也少有如这般清晰的感知武安侯与镇北军的威势。

“那现在呢?”

“现在武安侯率铁骑围困长京,后方援兵越来越多,家中写信叫我返乡,不敢再在昂州停留,怕遭了兵灾,只好匆匆回来了。本想着到了城中再去登门拜访几位兄长,请去饮酒,没想到几位,唉,成孝何德何能,让几位兄长亲自来迎我。”

“……”

一只白嫩的手伸到了宋游面前,抓了一个蒸饼走。

宋游不由将目光从旁边那桌士人身上收回,顺着这只小手,看向面前的三花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