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三花娘娘已是大人了(第2/3页)

“咦?”

宋游露出微笑,偏头问道:“三花娘娘是如何想到问这些的呢?”

“跟着道士学的。”

“原来如此……”

“道士肯定想问这些!”

“一点没错。”

“三花娘娘很聪明!”

“这是自然。”宋游点点头,“那它为什么害人呢?”

“听不懂。忘记了。”小女童说道,“三花娘娘觉得它就是坏,就是想要害人。”

“多半如此。”

“对的!”

“三花娘娘果真善于思考,聪慧过人。”宋游这次说得十分诚恳,诚心诚意,随即才揉揉她的头说,“三花娘娘已经困了,便去睡吧。”

“那你呢?”

“我昨晚睡了一会儿。”宋游说道,“三花娘娘是功臣,该好好休息。”

“那你去找你的棒子吗?”

“不急。”

“那你等一会儿,等太阳爬到那么高的时候,就叫三花娘娘,三花娘娘好出去钓鱼。”女童确实也有些困了,把褡裢取下来提在手上,还不忘对自家道士叮嘱道,“要是你要出去挣钱,也记得叫三花娘娘。”

“快去睡吧。”

“好的。”

小女童又把三块银子全部拿起来,走回屋中,先放好银子,再挂好褡裢,这才篷然一声变回猫儿,跳上床走到窗边,晒着太阳睡去。

宋游自是没有叫她的。

也怪不得宋游。

全赖今日多云,天云遮了日,谁又知道太阳爬到什么时候了?

……

几日时间,城中连着几桩邪事。

闹得最凶、影响人最多的莫过于李家之事,许多街坊邻居都遭了殃。东城迅速传开了“黄昏游荡的乞丐是妖物、会施法害人”的传说,恐怕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没人敢在晚上出门了,至于当地孩童会因此恐惧多久,那就谁也说不准了,也许几十上百年后,还会有家长用这个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晚上不要出门、早些归家。

最惹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廖家之事,自打今年开年以来,廖家书铺的生意可是实打实的兴隆,在阳都这么一座城市,没人会不关心钱财。

谁又能想到,都是妖邪为之呢?

然而最有意思的还是这两家人搜妖驱邪的过程,闹的动静都不小,不少人都亲眼所见,亦是津津乐道。

似乎妖邪也真的没那么厉害。

再加上李家廖家子弟出门应酬,走亲访友,酒楼茶馆闲谈吹牛,都讲起这些事,此后又有人撞了妖邪,便开始来问他们了。

宋游则坐在家中,挂念着自己的竹杖。

稍作感应,竹杖离此还没有百里。

一切动向,其实都瞒不过他。

那霍二牛当真一根筋。

宋游从李姓男子的口中,从其他几名认识霍二牛的江湖人口中,也能拼凑出几分他的性格。

胆大,鲁莽,妖鬼也不怕。

只是一根筋,易冲动。

有人给他百文钱,他就敢去城外坟头睡一夜,有人请他一顿酒,他也敢去夜闯鬼宅取铜钱。平日里有谁相求,钱多的就多给些钱,钱少的跑到他面前去吹捧几句,或是说几句软话,他心一飘,或心一软,也就答应下来。没人请他办事,他就在江边搬送些货物,卖些力气钱。

最爱把钱花在酒馆饮酒吹牛、茶楼瓦舍听书,倒是没做过什么坏事。

这几日以来,可把霍二牛厉害坏了。

霍二牛胆子大不怕鬼是出了名的,就好比多年前的叶新荣,否则李姓男子也不会将竹杖交给他。也常有人家中撞了阴邪,请他去睡一夜,用他身上的血气将阴邪驱走,往往也有些用处。

因此霍二牛早在其他人之前就知晓——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阳都城中还好一些,出了城墙,出了那道城门,城外的怪事虽然也没到起堆堆的程度,但偌大的阳都城外,也几乎是三五天就有一件。早在李姓男子叫他去府上帮忙捉妖之前,就已经有人请他去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