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尧州路半(第2/3页)

船家还了酒杯,不怎么划船,轻舟顺碧波而下,伴随着高歌声,眨眼便到了尧州地界,宋游上回下船的渡口。

许是酒性温热,能驱体寒,一路下来,春波尚有几分寒气,这老寒腿都再没痛过。

“仙师还是在这里下?”

“还是在这里下。”

“好嘞!”

船家立马靠船过去。

宋游拿出船钱,他不肯收,宋游也强行给了,随即谢过船家,下船而去。

还是那条山间黄土路,比丰州资郡的路好走些,两旁笔直的杉树成林,是三花娘娘曾骑着猛虎带着群狼奔驰过的地方,还是春日,山间还是弥漫着一层化不开的迷雾瘴气,似是披了一层轻纱,恍惚之间,和去年没有任何区别。

“走吧。”

宋游迈步往前,马儿顿时跟上。

马蹄声得得,铃声晃荡,回荡在两山之间,树林之中。

三花猫一边迈着小碎步跟着,一边高高仰起头,看两边的山与雾,林与鸟,时不时也把头低下,看看身前身后,若有所思。

不知是在想去年山上藏着的小妖怪,还是觉得今年这条路上少了马车与琴声。

不久便又到了那条岔路。

岔路口的茶摊还是没有开门。

宋游在茶摊的石头上坐了会儿,借着破烂的茶棚遮阳,拿出干粮和水来吃着。

路边和茶摊街沿都生了不少杂草,马儿一声不响,低头啃着,全是拔草和咀嚼的声音,猫儿也从褡裢中拿出了泥鳅干,趴在地上抱着啃。

“道士吃不吃泥鳅?”

“不了谢谢。”

“很干净的。”猫儿抬头盯着他,“比城里的人做的肉干还干净。”

“三花娘娘吃吧。”

“这也不吃,那也不吃……”

猫儿摇头晃脑的,小声嘀咕几句,继续抱着泥鳅干啃着。

泥鳅干又干又柴,啃着都掉渣,咬下去嚼起来满是嗤嗤的声音,听着很舒服。

阳光将整个世界照得明亮。

天气好似也有些热了。

宋游将手上的菜团子吃得干净,留在手上的渣滓,稍大些的也全部捻来送进嘴里,实在过于细小的,便拍拍手任它随风而去,随即将背往后一靠,靠在茶摊的木柱子上,既看着猫儿咬着泥鳅干,也看这午后阳光下空无一人的官道。

此时有种格外的自在与悠闲。

此前一年,紧张忙碌也好,枯燥沉闷也罢,立马便烟消云散了。

“……”

宋游不由得伸了个懒腰,有些犯困。

路经荒野,破废茶摊,阳光亮得刺眼,安静而无人的午后山路,身心疲劳而放松,能睡上一觉,想来是件很惬意的事情。

“三花娘娘,我得睡一觉。”

“好的……”

宋游便半眯着眼睛,睡了过去。

从坐下来歇息开始,一直到吃完干粮,再到坐在这路上眯了一觉,面前的岔路也只走过一队人而已,有牵着驴的百姓,铃儿响叮当,也有赶着马车或推着板车走过的商人,木轮与地面滚动的声音在疲劳之时真是毫不打扰,反而催人入眠,也有步伐轻快的旅人与江湖人,大多数人从此走过时看见道人席地而眠,不怕山匪不怕贼人,那自在的姿态,都不禁朝他投来目光。

路人参与进了道人的午梦,说不定道人也是他们旅途的点缀。

等宋游迷迷糊糊醒过来时,世界从模糊逐渐变得清晰,低头一看,三花娘娘也已经趴在自己身边睡着了,燕子在对面枝头缩着脖子睡着,就连面前的马儿也是安安静静站着,一点声音都不发出来。

几道光柱透过破碎的茶棚打在地上。

身旁十分寂静,只有地上一队蚂蚁搬弄着他掉下来的菜团子渣与三花娘娘留下来的泥鳅干的渣。

宋游不忍叫醒他们,此般场景也确实让人不想离开,于是便安静的坐在这里,既不感悟天地灵韵,也不思索接下来的路线,只是低头看着地上的蚂蚁搬着食物绕着三花娘娘走,有的还凑近去,想观察一下这头沉睡中的巨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