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离京(第2/3页)

从小苦练武艺,以女儿身超过众多江湖男子,学成之后,毅然离开师门,前来长京,一面替贵人做着搜集情报、调查各方势力的工作,一面利用贵人的关系网调查曾经的灭门之谜,平常赚的那些钱多半也用到了这些地方,二十年的谋划,真是不容易。

宋游摇了摇头,也不多言。

只听身边传来吴女侠的声音:“后边有江湖人在盯着你们。”

“无妨。”

“要我和你同行吗?”

“不必了,女侠去忙自己的事即可。”

“也行,这次可能人多,但高手应该要比上次少,在长京混得好的人,只要听说过太尉府的事,应该都会更犹豫一些。总之你自己小心,尤其提防江湖人的暗箭,我们这些人,最擅长玩阴的。”吴女侠顿了一下,“我往这边走,就送你到这里了。”

“那便……”

“后会有期!”

吴女侠与他抱拳,沉声说道。

“后会有期。”

宋游也对着吴女侠行礼。

吴女侠保持着抱拳的姿势,又低头说:“三花娘娘也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两人一猫对视一眼,没有别的说的,一方往左,一方往右,便渐行渐远。

这一次的分离,十分平淡。

好像这种分离才是常态。

回头看一眼她离去的背影,宋游才明白,为什么人们分别时要用“后会有期”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分开还能再见,就已经非常好了。

……

出城往北,明显比往南人少。

差得最多的便是商队。

从北方来、往北方去的商队虽不是没有,却明显比南方要少一些。

猫儿似乎并没有多少离别之情,似乎除了她的庙子,她对任何地方也都没有眷恋之情,又似乎只是因为心情单纯,少不懂事,只知道道士往哪里走她就跟着往哪里走,并不留恋某一个地方,于是出城不久,她就又迈着欢快的小碎步,走到了前边去。

这里闻闻,那里嗅嗅。

只是偶尔停下脚步,扭头看一眼身后,也不知是在看后边的道士,还是看逐渐远去的长京。

走出没几里路,地势便往上走。

猫儿忽然停住了脚步,抬头望向一方。

宋游于是也停下,随她看去。

只见左前方的小山坡上有一处茅草亭子,不知何时建的,不知是用来歇凉的,还是用来给离京返京之人眺望长京用的,不知有多少诗词写于这里。然而此时亭子中却有两道熟悉的身影。

一人一身白衣,轻纱遮面,坐在石凳上,身后则站着一名侍女,都看向他的方向。

三花猫回头看了一眼宋游,便又迈着小碎步走上了通往小山坡与亭子的小路,很快到了亭子前,她停下脚步,仰头打量着两人。

宋游与枣红马随后来到。

“有礼了。”

“晚江有礼了。”亭子中的女子也站起身,款款施了一礼,“知晓道长今日离京,猜到道长要往北边走,特地来此等待,为道长践行。”

“多谢足下。”

“晚江没什么好赠予道长的,便请道长饮水酒一杯。”晚江姑娘说道,“为道长抚琴一曲,愿道长此行顺利。”

侍女笑着捧来了一杯黄酒。

宋游伸手接过,酒杯还温着。

坐着的女子已然开始抚琴。

琴声响起,出了亭子便弱了三分,在风中便已散掉,传不到山下路上去。

道人捧着酒杯,一饮而尽。

随即站着不动,聆听琴声。

恍然间有鸟鹤飞来,或是在山前飞舞,或是停在亭顶上,山下商旅行人见此情形,都大为惊异,纷纷驻足观看。

许久后,琴声渐消。

“那边似有些江湖人在徘徊。”晚江姑娘停下琴,看了眼远处,又看了眼枣红马背后、插在被袋里极其明显的长匣,“若道长觉得麻烦,晚江也可略施小计劝这些江湖人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