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俗人怎解仙人意(第2/3页)

随即若有所思,慢慢回过神来。

只在心中暗叹,任你活了千年又如何,妖精哪来的琉璃心,俗人又怎解仙人意?

心中想透,便也正色转身,认真拱手:“既然先生开了口,老朽定倾尽全力为先生寻找,但凡是有些像的,都替先生带回来。”

“多谢燕仙,但还是请燕仙以寻觅主粮为主,在下所托顺便即可,一切随缘。”

“这个自然。”

“须知此行可不容易。也许它们就在大晏燕子的南迁路上,也许不在,也许容易找着,也许孤悬海外。茫茫天地,千难万险,燕仙的子子孙孙们可要吃些苦了。”

“只尽力为之。”

此时已到山顶,头顶星河璀璨。

宋游在亭子边缘站着,赏了会儿星星,对燕仙说了自己熟知的几种海外作物,也叫他不必执着于此,顺便叮嘱几句,不要随意带回活物及一些印象中有些危险的植物。

老燕仙自是对他千言万谢。

讲完之后,两道身影又往回走,不久便回到了宅院中。

“天色已晚了,在下肉身还在燕仙修建的亭子中。我家猫儿调皮得很,总用爪子来拨弄我的脸,再不回去,怕是她要担心。”

“我送先生。”

老燕仙杵着拐杖,送他出门。

走出不远,宋游又见到了那名少年。

他笑着对少年施了一礼:

“多谢小友。”

少年红着脸低着头,不敢出声。

老燕仙又是一阵恨铁不成钢。

宋游却只是笑笑:“小友不必如此,燕仙也不必如此。须知道法自然,凡存世之物皆是自然,燕子本来自由,小友也该多些自由才对。”

说完朝双方作礼,他便走了。

往前一步,就跨出了门。

随即原地消失。

来时是离肉身而去,要变成燕子辛苦飞来,去时则是回归肉身,神魂肉身本是一体,这点距离,只需一念之间。

等他走后,一老一小两只燕子仍是沉思不已。

少年思索的是宋游的话,思索的是这个从未见过的人,从未听过的言语。

其实他本聪慧。

老燕仙想的也是宋游的话,也是宋游这个人。

这位道友年纪虽小,还不足他的零头,可他仍旧从未轻视,既是对伏龙观的尊重,也是他自身的修养。

先前与宋游随便聊聊,聊到那件功德无量之事,虽然听来虚无缥缈,可见他讲得真切,一点一点有序道来,老燕仙便已信了一半。后来听他介绍那几种异域作物,其实讲到一半,他便已隐约有了一点印象,心下更是深信不疑,更是震惊不已。

此时内心已难以言明,甚至激动得全身颤抖。

那可是造福天下万民。

现如今大晏地少人多,不知多少人吃不饱饭,照这样下去,最多不过十几年,大晏必然内乱,届时又是生灵涂炭,尸横遍野。这已经是天下有识之士皆知的事情了。奈何没有第二个何公,也许有,也不敢再站出来了。

于是上至朝堂天子,下至民间高人,对此皆忧虑不已。

自己此事若真能成,真能有先生所说的效果,那可真当得起“功德无量”这四个字了。

纵观漫天神佛,又有几位有此功德?

若是自己以此成神,满满当当的功德全部收下,甚至只收一半,靠着天下百姓民心,怕是传闻中的凤凰也不可与自己相比了。

甚至自己再费些心思略微添一把火,这世上恐怕要再多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了。

而谁又能想到,这一切只源于今夜这一番话。

想到这里燕仙仍是心惊不已。

可仔细一想,这一夜谈话的氛围好像又真如先生所说,只是夜晚山间散了个步闲聊一番而已,他轻飘飘而来,闲谈一番,又轻飘飘而去。

老燕仙细细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