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江湖传闻(第2/3页)

有人说听见广宏法师问那年轻人想要如何。

有人说那年轻人必是妖人,用妖火谋害了广宏法师。又有人说那广宏法师自己心中有鬼,才在佛祖面前自燃告罪。

有人说那火没有温度,又有人说隔着老远便感觉到了烫,有人说是黄的,有人说是红的,但那落在地上毫发无损的衣裳却是做不得假。

大家都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当时的场景。

罗捕头听得心惊不已。

接任捕头一职多年,他见过不少涉及妖鬼的案子,却少有处理过这种牵扯到神佛的案子。

怕是他父亲也没见过几次。

不过他依然保持着镇定。

先带人去搜查了广宏法师的住处。

这泰安寺除了这妖僧,似乎也没别的有道行的人了。不过话说回来,他们有公职在身,就算广宏法师还在,只要牵扯进了案子里,想要阻止的唯一方式也只能是通过城中贵人进行施压。

因此无人敢于拦阻。

果不其然,凭着多年经验,一众捕役很快找到了被广宏法师藏起来的赃物。

一堆没用完的药材,一些古玩字画,至于那些书书本本,无论是佛法经书还是别的什么,罗捕头一概不看,只用箱子收起,带回衙门。

……

一个时辰后,逸都衙门。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公堂中间放着一口木箱,边上点了烛火,摇曳着照出几人的身影。

刘知县身材矮小,站到了公堂正中,箱子的前边。在他身后跟着一位幕僚,罗捕头和两个捕役恭恭敬敬站在边上。

虽是流官制度,可作为一县主官,他与底下的小吏自然有着高低之分,不过主官施行政令也得看底下小吏配合,加之为人处事的讲究,因此在他们的日常相处当中,罗捕头一直对刘知县恭敬有加,刘知县也对他多有客气,这是他们的合作模式。

罗捕头事无巨细,从今日早晨上班见宋先生院墙破损开始,到下午抽空又去拜访宋先生,两人间的谈话,再到泰安寺一行,甚至自己的相关推测都向刘知县汇报得清清楚楚。

听完后,刘知县长久不语。

过了一会儿,幕僚在身后小声提醒:“大人,还是先处理贵人们的遗失之物吧……”

“嗯。”

刘知县这才回过神来,第一时间看向那口箱子,接着又看向罗捕头:“这里面的物件,你可清点过了?”

“大人,属下一眼未看。”

刘知县转过身,与幕僚对视。

幕僚对他点了点头。

“名远你办事向来讲究,我是放心的,这些物件我自会请大人们来认取。”刘知县这才说道,不过停顿了下,他仍是忍不住,又问,“那甜水巷的先生当真只与广宏法师说了几句话,就让广宏法师自焚而亡了?”

“回大人,当时泰安寺香客众多,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啧啧……”

刘知县内心震惊,只觉宛如神仙手段。

“那你说的院墙受损一事……”

“属下虽未从宋先生口中听闻那究竟是何妖物所为,但听狱中那贼人说过,广宏法师养有三只青面夜叉,身高一丈有余,体大如牛,站在地上便可平视二楼之人,想来就是这怪物所为。”

“那你又说院中毫无打斗痕迹……”

“不仅没有打斗痕迹,属下下午去问时,见那宋先生面上毫不在意,恐怕这夜叉鬼只在瞬间就被制服了。”

“……”

刘知县闻言,又回头与幕僚对视一眼,随即才感慨:“这般高人,往常只在山中清修,何时我逸都城中也来了一个……”

罗捕头听出他的意思。

知县之前便有结识之意,现在恐怕已有了登门拜访之心。

“属下听说宋先生是云游至此,暂且歇脚,以前也是在山中清修的。即使到了城中,也是独居一处,只与狸奴为伴,最喜清净,每天进出也都是独来独往,怕是去看红尘去了。”罗捕头隐晦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