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3/6页)

他双颊泛红眼中杀气凛然,丝毫没有被方才的失败影响。

见状,就连一直在围观的江玉珣都不由高声叫了句:“好!”

看他对这些日常训练感兴趣,随行士兵立刻非常尽责的介绍道:“除了跑步操练外,大周军营内最常见的体能训练方式便是‘角抵’、‘投石’还有‘超距’。”

“投石”类似于投掷铅球,主要锻炼士兵的上肢肌肉力量,有利于挥剑拉弓,而“超距”则是立定跳远及跳高。

这些都是军中最常见的训练方式。

校场上黄沙弥漫,江玉珣逐渐看不清眼前的景象。

欣赏完一场角抵后,他便继续在士兵的陪伴下向前走去。

不知不觉间,应长川的身影已近在眼前。

此时镇北将军刚刚向应长川汇报完军中兵马总数。

见江玉珣来,应长川随之屏退镇北将军,并笑着回头朝他问:“爱卿可知折柔军的特点?”

特点……

被点名提问的江玉珣忍不住眯起眼睛,他一边回忆一边说:“不同于我大周,折柔人参战本就是为了劫掠。因此他们大部分时间抢了东西就走,不愿意卖命和我们硬抗。直到有了马镫,折柔方才起了大规模南下,彻底占领这片土地的念头。”

身为征南大将军之子,江玉珣知道这些并不奇怪。

“嗯。”应长川缓缓点头。

黄沙中,天子的眼睛也微微眯了起来,末了迈步向前走去。

江玉珣随应长川一道向前。

黄沙阻隔了周围的景致,此刻他耳边只剩下了烈烈风声,而眼前唯有应长川模糊的身影。

直到走近战车,风沙终于小了一点。

江玉珣刚刚站定,耳边就传来“嗖”的一声厉响。

——战车下,一名左衽散发的男子张弓朝前方射去。

今日的天气放在现代应该叫做“沙尘暴”,按理来说是不能射箭的。

可那名男子不仅将羽箭射了出去,甚至于箭矢还稳稳地落在了鲜红的靶心之上。

这箭法未免太过出神入化!

江玉珣不由睁大了眼睛。

“射箭的人是折柔的俘虏,折柔士兵几乎人人都掌握着如此箭法。”应长川开口道。

江玉珣下意识咬了咬唇:“折柔人从小练习骑射,单论此道我大周士兵的确不是他们的对手。”

天子笑了一下,转身隔着漫漫黄沙看向折柔的方向:“不能以己之短克敌之长。”

继不远处的俘虏后,几名不信邪的大周士兵也纷纷在沙尘暴中搭弓射箭。

可是那些箭却无一例外被风吹歪,或是脱靶或是坠在了半路。

几人的脸色当即变差,并不信邪地再次拉弓向前方射去。

作为一名文博行业从业者,江玉珣非常了解各类文物与器物。

但是涉及战争领域,他竟然真的“谨言慎行”了起来。

听了应长川的话,江玉珣下意识问:“那我们应当怎么做?”

黄沙之下,他不由提高了音量。

“折柔人虽有了马镫,但是多年劫掠养成的心态仍没有变化。”

闻言,江玉珣不由轻轻点头。

应长川继续道:“折柔士兵不愿因战争丧命,他们既不敢与我大周战士近身搏斗,也不善于此道。”

又一阵疾风吹过,江玉珣正准备闭眼,却见应长川缓缓侧身替他挡住了这阵风沙。

他下意识向身边的人投去感激的目光,并喃喃道:“折柔人寓兵于牧。他们并不像大周这样练兵,而是直接利用骑射游牧时的经验上战场。”

他们敢搭弓射狼,却不会与狼肉搏。

然而步兵肉搏术却是大周士兵最擅长的进攻方式。

“以往骑兵大多负责突袭、包抄,或是追歼残敌,”应长川一边回忆,一边总结前人经验道,“而往后几年,大周的骑兵便要由辅助应敌,转为直接冲撞敌方的主力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