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2/5页)

末了赶忙牵着耕牛,绕到了小荒山的另一头,生怕慢走一步就惹了麻烦。

训斥完他们,那位“薛将军”总算恨铁不成钢地转过身对江玉珣说:“这几个人都是役卒,没见过什么世面。”

大周士兵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军人,另一类“役卒”便是服兵役的百姓。

“无妨,”江玉珣笑着摆手,末了轻轻拽了拽马缰道,“我们去服麟军营地里面看看吧。”

“是,”对方当即跟上前去,“公子这边走。”

江玉珣身边这位“薛将军”名叫薛可进,他本是原主父亲手下的长史,也就是幕僚长。

如今他正在服麟军里充当副将。

按理来说,他的官职要比江玉珣大上许多。

但薛可进至今仍喜欢依照往常那样,把江玉珣称为“公子”,怎么都纠正不过来。

——一来他是真心敬重当年的征南大将军,二来薛可进也是打心眼里佩服身旁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

两人一边骑马向服麟军营地内走,一边细看周围开荒成果。

“……当日拿到农具,我便立刻将它们送到了军械勤务处去!那里一个个都是修理、拆解军械的好手,没两天就照您给的模板将东西复刻了出来,”一说到这里,薛可进便两眼冒光,“如今天下太平,营中的大半役卒都已被派去垦荒。”

说到这里,薛可进眼中竟不由泛起了泪光:“等九、十月份,就可以种上冬小麦了!到了明年春,军粮便可有五成自给自足!”

小麦虽不是这个时代的主粮,但聊胜于无。

江玉珣笑着补充道:“届时军队便可减少对财政的依赖。”

语毕,他也不由长舒一口气。

大周战乱不断,军队体量庞大。

每年征上来的粮食,都有大半消耗在了战事之上。

而今,怡河并没有像历史记载那般,夺去无数百姓的性命,折柔也没有趁乱南下。

大周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时间。

可暂时的休整绝不等同于削减军队。

朝廷依旧需要他们镇守四野。

而暂不用上战场的他们,也在这个时候接到了一项新任务——开荒屯田。

纪律严明、效率至上的军人,就是新农具的第一批使用者。

“是啊!”薛可进吸了吸鼻子,他一边带江玉珣到军营中去一边说,“服麟军营已经验证了此举可行,想必要不了多久,边关也可‘屯田’。”

“到了那个时候,还能省去转运粮草的麻烦。”

江玉珣轻轻点头。

说话间,二人已经走到了服麟军营前。

甫一下马,薛可进忽然回过头问江玉珣:“对了公子,陛下今日何时到?”

不久前有折柔士兵侵扰边境村寨,被俘后一路南下押送到了服麟军营中。

今天江玉珣来营地,既是为了了解“屯田”的进展,更是为了此事。

他想了想说:“再过一两个时辰吧。”

薛可进了然道:“好,好!”

-

正午,服麟军营中。

一身玄衣的天子坐于营帐正中央,慢条斯理地饮着茶。

十几名披发左衽,满脸血污的折柔士兵被押着跪在营帐正中央。

他们身体颤抖,眼中满是恐惧。

一旁的译官低头道:“启禀陛下,这几个折柔士兵说,只要能留他们性命,他们什么都愿意做。必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应长川轻轻笑了起来:“孤竟不知,折柔人何时如此好说话了?”

江玉珣忍不住搭腔:“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几个人八成是装的。”

下一刻,营帐中所有人都将视线落在了江玉珣的身上。

对此……江玉珣已经习惯了。

薛可进愣了一下:“公子的意思是?”

虽说他也觉得这几个折柔士兵有些过分软弱,但好不容易生擒几人,若是不拷问拷问岂不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