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一百七十章(第2/3页)

“你的缝合之术确实比其他大夫要精良许多,医术学识方面也不输老学究,就是带出来的小弟子也是有本事的,由你做院长,是我深思熟虑过的。”

没本事的人是一定教不出出色的徒弟,但有本事的人也不未必能教出出色的徒弟。

身有真本事,又能教出出色的徒弟,这便是周宗主先前要考核余氏的目的。

周宗主最后一句话的言外之意,虞滢听明白了——他已决定,她是拒绝不得的。

思索片刻,她认了。

“承蒙郡公赏识,民妇却之不恭。”

“既已应下,其他事宜会由郑管事与你商议。”

顿了顿,又道:“以缝合之术为重。”

虞滢颔首应“是”。

“听说你在寻开医馆的地方,既然也要做医塾院长,那便并一块吧,作为你应下做院长一职,给几处你来选,所选之处赠予你。”

话到最后,语气肃严:“为医塾书院院长,切不可懈怠,至于期间会遇上哪些困难,非大事自行处置。”

虞滢再度应是。

周宗主从位上站起,离去前夸赞道:“你与伏危当真天作之合,都不是凡夫俗子之辈,若不出差错,日后必成大器。”

目送周宗主离去后,莫氏看向身旁之人:“公爹很少夸赞人,得公爹夸赞的人,必是得公爹赏识且看重的人,余娘子与伏先生日后可期。”

虞滢态度谦逊:“也是承蒙郡公,大人与娘子看得起,我与夫君才有今日。”

莫氏摇了摇头:“看得起,也需得有真本事才成,余娘子就莫要自谦了。”

出了正厅,见到郑管事,莫氏转而对虞滢道:“本想请余娘子到我院子喝几杯茶,但现在看来也不是时候,日后再一块品茶吧。”

虞滢:“那便静候娘子佳音了。”

莫氏离开,郑管事才道:“老叟先送娘子归家,再细谈医塾之事。”

“劳烦了。”

虞滢在周府待了不过一刻,从提出到敲定她做医塾书院的院长却不过是几句话之间的事。

虞滢感觉到肩上的担子,似乎更重了。

郑管事随着余娘子入了伏家,观察了伏家的变化。

先前来的时候,大略瞧了眼,与先前不同的是,外院的小院搭了个长棚子。

棚子下摆了约莫二十张桌椅,最前边对着底下也摆了一套桌椅。桌椅后支着一块大竹板,一侧摆了个绘有经络穴位的木头人。

先前见过的那些小弟子则没有被客人而至所扰,坐在位上,两人合看一本书。

且在这外院空余的地方都栽种满了草药,每一种草药旁都插有写着药材名的竹条。

内院空出的地方也种满了各种草药。

虞滢察觉到郑管事的视线,解释:“这些都是往后要用到的草药,既可以用,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草药的认知了解。”

入了书房,门户敞开细谈医塾之事。

医塾所需之物,由周府出资,且每个月都会出五十两作为医塾支出。若有大支出,也可以上书请求,若无意外,三日内会有答复。

医塾为三个班,每班三十五人。

八成学生由周府安排,余下二成虞滢自行做主。

另,医塾会另外安排两个大夫,分别是辨别草药识得其功效与方剂二课。

虞滢则是针灸与缝合,还有四诊法。

除却教习医术方面,还会有专门教习箭术,拳术,剑术几类的先生,意在强身与自保。

从安排的这些课中,虞滢看得出周宗主想要培养出一支既能上得了战场自保,也能救死扶伤的军医队。

再说到虞滢上值的时间。

她每日上课需有两个时辰,其余时间自行分配。

至于工钱,则算成学生束脩,每人月三百文,由周府来出。

她每日只需在医塾上两个时辰的课,也能有时间在医馆坐诊。

一日十二个时辰,四五个时辰用来忙碌,休沐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