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 新帝登基!年轻的优势(第2/4页)

十三太子敖东、玉霞娘娘心思复杂,不过场面事却也没有落下,纷纷向楚尘道喜。

与此同时,观礼席上一众大神通修士也纷纷神识传音祝贺。

“楚道友,恭喜恭喜!”

“同喜同喜!”

楚尘向四方道友作揖行礼,场面极为热闹。

正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楚尘这边遇上了喜事,可有人却是颇为不幸。

此番封禅大典,四百多人因天朝仙庭推举得到了“玉诏鬼符”,不过有十九人因为功德金光、功行不够,失去了接引之力,没能飞天入地,功败垂成。

观礼席上的众人议论的话题很快回到了飞升失败的“十九人”身上。

“诶,飞天入地又变难了,所需功行越来越多,真是令人头痛。”

“谁说不是,上次五千五百道功行就能入幽冥地府封神,眼下有人五千六百道功行都没能渡过【通幽桥】,保守一点估计,下次恐怕要六千功行才能渡过【通幽桥】。”

“天门就更难了,四品仙官神将,九千功行都没能登上天门关,唉,下次四品仙官神将恐怕得一万功行才行,以后没有一万功行,别妄想一步登天。”

“唉,太难了,我眼下功行不知积累了多少,没舍得测,想来不过四千出头,想要飞升天庭,谈何容易。”

……

楚尘默默听着一众大神通同道议论,心中颇为感慨。

修仙界有秘法推演自身积累的功行,不过需要花费不小代价才能推演,一般人不会频繁推演。

楚尘身怀心庙,随时都能窥得自身积累的功行,心中门清。

眼下,他总功行两千三百道。

在大神通修士中,属于积累功行偏少的。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不行,积功累德不够。

恰恰相反,他所修功行极为丰厚,他从区区一道童修炼至大神通境界,只花费了区区十年,能积累两千多道功行,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了。

毕竟,他前几年只是一位小修士,每日忙忙碌碌,兢兢业业,积累的功行并不多,直到跻身五品道行后,他积累功行的速度这才快了起来。

除了主政一方,每月三十道功行外,斩妖除魔,破获大案,收获极大,功行蹭蹭涨,他积累的功行远超同道。

故而,听着观礼席上同道们感慨“登天太难”,楚尘并没有太多共鸣与焦虑。

原因无他,年轻就是最大的优势。

观礼席上,大多数大神通修士年纪都超过了两个甲子,身怀大神通修士后,有能力抵御劫数,道行修为不至于大幅倒退,不过劫数加身,功行会不断亏损。

历经一次劫数,功行就会损失一波,不容易积累。

更别说,天朝仙庭的仙职一个萝卜一个坑,僧多粥少,一届五十年,并不是年年都有机会任实职差事,广修功行,大多数都是轮值上岗。

若没有差事,就得闭关修炼,一个个排着队。

换而言之,大神通修士修功行不难,一年修个几百,大几百功行不成问题,不过想要积累数千,乃至上万功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运气不好,一年之内几次劫数加身,所修功行还没有损失的功行多,一年白干也实属正常。

这十九人飞天入地失败,体内功行消耗一空,多年苦修之功付之东流,他们日后就难了,想要重修功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初,青云先生就是因为功行没了,绝了飞升入地的封神之路,这才一门心思证道成仙。

这也是为何修仙界称呼年纪轻轻跻身大神通境界的后生为“仙苗”的原因。

年龄不超过两个甲子,只要不做坏事损功行,所修功行就能完美积累,不担心劫数加身,功行亏损。

故而,百岁之内若能突破大神通境界,就有望积累丰厚功行,二三十年下来,随随便便修个上万功行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