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 故友相见,与天争锋(第3/4页)

“祈雨坛场,上观赫赫,下看巍巍,吾今则项,金光护卫,五气罗国保守,罡杀眼随,急急律令!”

登上法坛后,在二人的带领下,法场中的修士开始诵念【净口咒】、【净身咒】、【净心咒】、【净土地神咒】等。

这些法咒是玄门入门必修的法咒,虽简单,不过却有大用处。

无论是日常采药炼气修行,还是斋醮科仪,事前都得诵念这些法咒。

就连泰和道人、清竹居士等仙庭大神通修士也不例外,一个个跟着诵念法咒,整个祈雨道场变得无比安静肃穆。

除了低声法咒之声,就只剩下呼呼风声了。

《中庸-小注》有云,我之心正,则天地之心亦正矣,我之气顺,则天地之气亦顺矣。

这话,放在祈雨之法上,也是至理。

论真正的祈雨上乘法,先要己心正,然后才能合于天心。

齐修心、通达法师二人诵念完【净土地神咒】后,又点燃了灵香。

【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神祇照庭,令我心灵,鉴我心虔,所祈所愿,咸赐如言】

在【祝香咒】后,齐修心、通达法师又开始书祈祷文,飞章上表,斋祭天地:

“乾坤摇动五池东,明底圣者左青草,不独里坎霞宫雨……”

诵念一番华丽青词后,齐修心、通达法师开始以万泉郡守、万泉郡鬼神司都管的身份,代表万泉郡人族、各地鬼神、各方土著以及治下所有亿万生灵,向天哭诉本地生灵遭遇无妄之灾,虔诚祈求。

随后,云州都管泰和道人也登上了法坛,代表云州亿万生灵上表奏疏,陈述先天神灵小白龙陨落的前因后果,剖析导致先天神灵小白龙陨落的原因,以祈求上天网开一面。

随后,又命万泉郡人族、妖族以及各大土著生灵登上法坛,献上贡品,安抚天地……

一番繁复、隆重的斋戒后,齐修心、通达法师各展神通,开始祈雨。

二人都会祈雨之术,不过并不精通,平时若没有天劫,他们有望祈雨成功。

可是眼下非比寻常,他们尝试一番下来,不见丝毫动静。

云州都管泰和道人摆摆手,让二人下来,他亲自上了台。

此番,他州都管之所以亲自赶来,自然是来祈雨的,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通达法师等人身上。

大神通修士做法,场面相当轰动。

他按好雨露炁之星,踏罡斗步,念天地诸真之咒,书兴云布雨之符,掐云龙风虎之诀,发甲子辰时之碟,掌驱雷驭电之权……

一番做法下来,整个道场顿时狂风大作,天边云海惊雷四起,闷热干燥的空气隐约间变得湿润起来。

正所谓,外门看热闹,内门看门道。

一见这番景象,楚尘就明白,泰和道人的祈雨神通相当了得,功力深厚。

一般来说,上乘祈雨神通分为两种。

一种是召唤驱使龙神、水神降雨。

第二种则是雷法为主。

雷法求雨强调的是自身作用,将自己身体视作小天地,体内五脏之炁与外界五行之炁相互感应,以自身下丹田为“碧潭”,元炁运上泥丸,就是吸碧潭之水上天河。

一旦人心与天心合,就能引天河之水,降下甘霖。

眼下泰和道人所施展的【祈雨】神通便是后者,施展的是正儿八经的雷法祈雨之术。

州都管泰和道人所施展的雷法极其了得,风云变色,天地响应,隐隐有勾连天河之势……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雷声虽大,可依旧不见丝毫雨水降下。

泰和道人见状,也不意外,更不气馁,站在法坛上,一遍又一遍踏罡斗步,运转雷法,目书降雨神符,竭尽全力施展神通祈雨。

然而,事与愿违,泰和道人将法力消耗空了,神识萎靡了,也没见有雨水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