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五十斤全国粮票(第3/4页)

黄玲无奈道,“你妹妹是为了保你弟弟才下乡的,说起来是亏欠了她的,吃饭倒也罢了,定量不够吃可以买私人摊上的米,可是家里住不下了,宋莹为什么打水进屋洗澡,她刚才兑好水要端进厕所,你进厕所了,厕所本来就不够用,现在又多一个人。”

一语惊醒梦中人,庄超英立即道,“咱俩也该趁孩子们不在家,在屋里随便擦擦。”

庄超英拦住坐起身的妻子,“你别动,我去厨房打水。”

庄超英三步两步进了厨房,看见林武峰正往塑料桶里倒热水。

林武峰看到庄超英,立即表态,“你家要用厕所不?不用的话我先冲个澡,我快得很,两分钟就好。”

林家,四个孩子聚精会神坐在电视机前。

他们进屋时,电视上是雷达表的广告,广告之后是南斯拉夫怀旧老电影《巧入敌后》,片头升起时,向鹏飞立即坐直了身体,并对身边的林栋哲小声嘀咕,“我在镇上露天电影院看过电影,不过没看过这一部。”

屏幕上的光线斑驳地映射在向鹏飞脸上,映出了他睁大的双眼和兴奋的神情。

庄图南看到表弟脸上的新奇兴奋,无来由地回想起他在联欢晚会上听到D大调波兰舞曲悠时震撼莫名的心情,这一刻,他突然对第一次见面的表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

庄超英和黄玲草草擦完澡,庄图南回来了。

庄超英看见儿子进门,纳闷道,“图南你不看电视了?”

黄玲拍了拍床沿,示意儿子坐下。

庄图南在床沿坐下,迟疑开口,“姑姑还会回苏州吗?”

黄玲正在用毛巾擦头发,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儿子。

夫妻俩对视一眼,庄超英决定以对成人的方式对待成长中的儿子,坦诚道,“前几年贵州政府为了解决知青问题,允许大队推荐的进步知青报考六大中专,就读当地的师范、卫校、农校、林校、财校等六个中专,读一两年就可以毕业,毕业后由当地政府安排工作。”

庄超英道,“读农校的去农配站,读财校的在公社当会计,读师范的分配到当地小学……,都是国家正式工。姑姑很争气,一边在农场干活,一边备考考上了卫校,现在她在镇医院工作,不符合回城的条件了。”

庄超英又补了一句,“你姑父也是知青,他没读中专,但是结婚了,也不符合回城的条件了。当地铁路局正在招养路工,特别指明了优待知青,姑父很有可能选上,也是国家正式工作,铁饭碗。”

黄玲放下毛巾,“姑姑和姑父都不能回城了,但表弟可以回来,现在暂时没有名额,轮到了,他的户口就能回苏州。”

庄图南抓住了重点,“鹏飞只能一个人回来?”

庄超英沉默了一下,不答而答,“姑姑怕鹏飞以后适应不了江苏的课程进度,让爸爸帮他辅导一下功课,图南你是哥哥,你要多帮助弟弟。”

第二天,大哥哥庄图南表示,他出钱,带表弟去供销社买点零食或小文具,向鹏飞愣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来了,“妈妈给了我钱和粮票,叫我交给大舅妈。”

向鹏飞找出一条大裤衩,向黄玲借了剪刀,拆开缝死的内袋,拿出了两张大团结和一小摞粮票,双手递给黄玲。

向鹏飞结结巴巴地说,“大舅妈,妈妈说她只换到五十斤全国粮票,她实在换不到更多的了,以后……、以后换到了,再寄过来。”

向鹏飞又道,“爸爸还在砂锅寨大队,一天才挣二毛八分钱,妈妈说,她拿不出更多的钱了。”

黄玲看到向鹏飞手里的二十元钱和一堆皱巴巴的、面额不一的粮票,心中百味杂陈。

黄玲正好要去买洗衣皂和牙膏,就和三个孩子一起出了门。

小卖部玻璃柜台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其中一个柜台是专门给孩子的零食和文具,棒棒糖、麦芽糖、动物饼干、铅笔,塑料尺……,庄图南对表弟很大方,再三表示他可以多挑几件小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