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帝崩(第3/4页)

这其实也是他渴望长生的原因之一。

天下疆土尚未征服完全,他如何甘愿死去?

“朕喜欢你当年在大殿上说的那些话,这天下只该有大秦一个国家,也只该有一个王!朕只愿,大秦能成为天下唯一的国,日月所照之地,皆乃大秦疆土!”

这般宏大的愿景,以及那四个遗憾听得赵佗额头直冒汗。

他低声道:“陛下之愿,实乃宏业,非一代人所能完成,此事当由后世子孙来做。”

始皇帝默默点头,赵佗一句话又将他拉回了现实。

“你说的没错,那不是朕该操心的事情了,但朕想看到。”

“赵佗啊,待朕去后,你当和扶苏在此台上,仿造朕的模样,造一金人,在此眺望天下。朕的魂灵若在地宫待的乏了,或当来到此处,看一看大秦的江山是何模样。”

说到这里,始皇帝似乎想起了某些不好的事情。

他瞪着赵佗道:“这件事你要好好做,不能像当年的十二金人一样给朕偷工减料,这个金人一定要做的和朕一样高大!”

始皇帝郑重嘱咐的模样,让赵佗哭笑不得。

十二金人?

这都多少年前的事情了,亏得皇帝还记住此事,他要是不说自己都快忘了。

赵佗道:“陛下吩咐,臣铭记于心。”

始皇帝颔首,然后突然盯着他问道:“你赵佗年纪尚轻,爵位已封列侯,功勋冠于天下,不知你日后还有何想法?”

赵佗明白皇帝的意思,他神情肃然,下拜道:“天地可鉴,日月可昭。臣赵佗,日后只愿辅佐皇帝,此生永为秦将、秦臣,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见到赵佗郑重起誓的模样,始皇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好,朕没有看错你。到朕身边来吧,与朕一起看看这咸阳的风景。”

赵佗起身,听话的走到始皇帝身侧。

他随着始皇帝看向台下的秦宫,看向远方的咸阳。

视野开阔,大有登临高山,俯视天下的味道。

只是泪水顺着赵佗的眼角滑落。

红霞满天,金乌西斜。

他看到,太阳正在落山。

……

天保台之事后,始皇帝很快颁布了一个让满朝公卿感到惊讶的消息。

九卿之首的奉常被外放出去当郡守了,右丞相王绾则调任奉常,他原本的相位则由镇国侯赵佗接任。

任命来的很突然,王绾和奉常都懵了。

始皇帝对赵佗的承诺终究是兑现了。

没人能对此说什么,因为这天下都是皇帝的,他们不过是皇帝的臣子,皇帝想怎么任命,就怎么任命。

更别说镇国侯赵佗不管是功勋还是爵位当这个右丞相,都是绰绰有余的。

王绾只能苦涩的交出相位,将一切政务与职权与新任右丞相赵佗交接。

满朝恭贺赵佗为相,就连左丞相李斯都亲自上门拜访,以求拉近关系。

赵佗心里没有多少喜意。

始皇帝这样的任命,证明他的大限快到了。

果不其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始皇帝时而晕厥,时而清醒,整个人的气色模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差。

在这个秦历的新年里,满朝公卿没几个能安心的过年,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秦宫深处。

到了十月初九这一天的黄昏,始皇帝突然派人招来了赵佗、李斯、扶苏等人。

他躺在榻上,气色有别于平日里的虚弱,竟有些红润。

赵佗一见,便忍不住双目发红,手脚不住颤抖。

皇帝的模样,怕已是回光返照。

扶苏在旁边直掉着眼泪,他是仁孝之人,对于皇帝除了君臣外更有着父子之情,这一刻只感觉心口如同撕裂般的疼痛。

李斯同样趴倒在始皇帝的榻前,老泪纵横。

从吕不韦倒台后,他侍奉皇帝近三十年的时间,看着这位君主从二十出头的朝气蓬勃,到三十余岁的沉稳霸气,再到日后登顶天下,为万民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