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义士(第2/3页)

至于侯嬴、朱亥两个魏国名人,刘邦曾在张耳手下当过门客,自然是清楚的。

刘羽把他刘邦和这几人相比,这是要搞什么啊!

刘邦心头发颤,但以他的性子不会在脸上露怯,反而拍着胸脯道:“羽弟把我和这些义士相比,真是抬举我了。不过我刘邦在品行上肯定是不差的,咱们兄弟一场,羽弟有什么事,只管说就是,我刘邦能做到的,绝无二话!”

好一个他能做到的,就绝无二话!

多么的耿直!

项籍双眼发亮,目光炯炯的盯着刘邦。

他想刺杀赵佗,需要一个帮手才能更有把握。

但为什么要找刘邦呢,除了同为斩杀骆王的有功将士,刘邦可以随他见到赵佗外,最重要的还是项籍看中了刘邦义薄云天,豪气干云的优秀品质。

自从认识以来,刘邦在他面前表现的从来都是不拘小节,豪爽洒脱的模样。

这和故事里的那些豪侠义士是同一种气质。

项籍还记得自己从小听过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

据说当年魏国信陵君礼贤下士,最好结交豪侠义士。其中魏国有个叫侯嬴的隐士,已经七十余岁,家中贫困,在大梁当守门小吏。

信陵君听说侯嬴的贤名,就前去拜访,哪怕侯嬴表现傲慢,信陵君也毫不在意,还亲自为其驾车赶马,礼为上宾。

后来信陵君又听说侯嬴有个叫朱亥的屠夫朋友,同样是个有能力的人,就多次前往拜访。朱亥表现得十分无礼,故意不回拜答谢,信陵君却不生气,依旧以礼相待。

直到秦赵开战,赵国陷入绝境,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凶威,不敢出兵。信陵君则想要救援赵国,最终就是侯嬴和朱亥这两个平日里享受信陵君礼遇的义士,为他谋划和做出了窃符救赵,锤杀大将的事情。

义士豪杰,正是平日里可以安心享受你给出的各种好处,但在危机时刻可以舍命相报的人物啊!

这样的人物事迹,在先秦时代并不少见,最近的一个,便是荆轲。

项籍觉得刘邦就是这种人。

所以他这两年倾心与刘邦相交,打仗时分首级给他,带刘邦立功升爵。他自己爵位在刘邦上面时,却从不以等级压人,反而私下里任凭刘邦以“羽弟”相称,自己也称刘邦为兄长。

项籍的这些付出,虽然不如信陵君给侯嬴、朱亥的多,但贵在一个真诚。

特别是刘邦平日里说话,张口“羽弟”,闭嘴“咱兄弟”之类,似乎两人真成了亲兄弟似得。

“刘邦是个义士,别看他平日里大大咧咧,心里肯定是念着我的好。我若以兄弟情义求他,必能让他感动,为我卖命。”

除了豫让、聂政、侯嬴、朱亥的例子外,项籍本身是楚国将门出身,因为楚国将领素来有战败自刎的传统,对于生命看的不是那么重。

自然相信世界上还有这些舍生取义,不在意生命的人存在。

所以他听到刘邦这般豪爽的承诺后,项籍不再有疑虑,立刻起身走到帐中,对着刘邦重重一拜,头狠狠磕在地上,发出咚的一声。

“羽弟,你这是干什么?”

“羽弟,使不得啊!”

刘邦大惊失色,慌忙起身,前去搀扶项籍。

项籍却是仗着力大,任由刘邦拉拽,他就是伏地不起,只用哽咽的声音说道:“兄长,我有一个请求,不知兄长能否助我。”

来了!

刘邦眼皮一跳,嘴上道:“自然没问题,羽弟快起来,咱们有什么话好说就是,没必要行此大礼。你快说说是什么事情?”

项籍抬头,咬牙道:“还请兄长助我复仇?”

复仇?

刘邦立刻拍案而起,大声嚷道:“什么仇?怎么复?谁敢惹我羽弟,看我刘邦把他脑袋扭下来当球踢。羽弟,你说说那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