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说媒(第2/3页)

韩信嘿嘿一笑,将身上的甲胄解下,只留了一件贴身的丝衣,向赵佗问道:“不知君侯唤我前来有何事情?”

赵佗慢悠悠的取出文书向他递去:“来吧,看看这两封信。”

“还有我的信,难道是彻儿写的?他跟着张御史学习,应该会写信了吧。”

韩信吃了一惊,他父母双亡,再加上性格不擅交际,在咸阳跟着赵佗几年,也没结交几个朋友。

真要说起来,大概小赵彻算得上他难得的友人了。

所以一听赵佗让他看信,韩信自然会想到赵彻身上。

“咦,还是两封?”

韩信心中疑惑,打开信一看,发现这些信其实都不是写给他,而是给赵佗的,只是里面的内容和韩信有着很大关系。

“君侯……我……”

韩信将两封信粗略一看,脸色就涨的通红,战场上指挥若定的智勇秦将,一时间表现的手足无措。

赵佗戏谑的打量着他,说道:“韩信左庶长,你如今可是咸阳城里的知名人物啊。辛氏和杨氏皆有意将佳女许给你,不知你可有所属?”

韩信的脸更红了。

这两封信,一封来自辛氏的老将辛梧,另一封则是杨氏将门的杨原所写,两人和赵佗有不俗的交情。

这一次他们写信来,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韩信的婚事。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韩信父母皆丧,赵佗这个师长的位置就显得很重要,更别说他还有着伦侯的爵位。

在这个时代,赵佗如果愿意为韩信指定婚姻,韩信是不会拒绝的。

所以辛梧和杨原两人都怕被人捷足先登,借着交好的关系,迫不及待的向赵佗写信,希望能通过赵佗,将族中女子嫁给韩信。

都是嫡女。

这是赤裸裸的联姻。

不过并非高攀。

辛氏和杨氏皆是秦国老牌将门。

特别是杨氏底蕴深厚,曾出过杨端和这种仅次于王翦的老将,不管是军伍中,还是地方郡县上都有许多子弟为官,属于实打实的贵族世家,其族中嫡女来配韩信是绰绰有余的。

韩信很清楚,因为激动而使得双手微微颤抖。

他韩信,一个淮阴城中向人乞食的穷小子,居然能让上层的将门豪贵争着来招他为婿,这样的荣耀让他怎能平静。

我韩信,竟然也有这么一天!

这一切,都是君侯给予他的啊!

若无赵佗以弟子相待,他又岂能有今日的荣光。

韩信看着赵佗的目光里,充满了感激。

短暂的激动后,韩信很快恢复了平静。

他望着赵佗,摇头道:“君侯,如今四方蛮夷未平,韩信一心只想征战立功,还不想考虑婚姻,此事还请推辞一二。”

赵佗一怔。

韩信这话让他想起了自己当年对始皇帝说的那句“六国未灭,何以家为”。

还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赵佗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强迫韩信,毕竟强扭的瓜不甜,他在这方面还是比较开放的。

只要韩信喜欢,哪怕他娶个平民女子,赵佗也不会反对。

“既如此,那我就婉拒他们吧。”

“多谢君侯体量。”

韩信松了一口气,连忙拱手称谢。

他低着脑袋,眼中闪过精芒。

辛氏、杨氏自然是好,如果他能娶这些家族的嫡女,对日后的前程会有帮助。

但韩信觉得,他这才初上战场啊,以后还有的是上升空间和机会。

现在只是左庶长爵位,就有辛氏、王氏等家族找上门来。

如果他以后成为右庶长,甚至左更,中更呢?

韩信觉得自己的婚姻,值得更好!

既然韩信拒绝,赵佗就不再多言,将婚姻之事暂且放下,让夏侯婴进来铺开地图,和韩信开始商讨起一些军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