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八章:阳谋(第2/3页)

众人三言两语间,就分析出了南越人阿屠骨那些话的含义,怒火渐渐平息。

只是对于吃人这件事,大家都还是有些膈应。

甚至只要是来自文明世界的正常人,都对这种事情感到恐惧和厌恶。

所以诸将提出,这次打下胜仗后一定要将闽越和南越夷族,不能放过。

赵佗对此不置可否,反而转头望向旁边的郦食其:“所有的南越人都要吃人?”

郦食其作为军中谋士,已经打探了许多越地的事项,以随时供上将军咨询。

他回道:“禀上将军,按干越和东瓯越人所说,南越并非所有部族都有食人的习惯。食人者,主要是蛟部和虎部。”

南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而是一个大型的部落联盟,由许多部族组成。

每一个部族都有着自己崇拜的图腾,比如水牛、马蜂、虎、蛟之类的。

其中大部分南越人都以鱼虾、野兽和稻米为食。

唯有信奉虎和蛟的两部才有食人的习惯。

其中原因,便是他们崇拜的图腾本身就是吃人的猛兽。

图腾吃人,这些信奉者自然就有了吃人的理由,甚至发展成了一种部落习俗。

凭借食人之威,蛟部和虎部的战斗力最为凶悍。让这两部在南越称王称霸,统领着其他部族。

郦食其边说边摇头苦笑,他本身是知道南越虎部有吃人习惯的。

但只是耳闻嘛,他觉得凭着自己的舌辩的功力,进了越地也能够全身而退。

结果听幸存的译者说,那些南越人根本不给使者张嘴的机会,上来就割人喉咙。

这样的行事,对说客简直就是绝杀。

苦笑之后,郦食其眼中又闪过一缕精芒。

他向赵佗道:“上将军,我观那个译者所说,闽越人和南越人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们本来就是两个不同的族群,在我秦军南下之前,还曾互相攻伐侵扰,相互间各有仇恨。只是因为我大军南下,才让他们勉强联合在了一起。吾等可利用此事做些文章。”

赵佗嘴角微勾,问道:“先生欲要攻心?”

“然也。越地的环境很复杂,鄙人以为想更容易的打赢这场仗,还是当以攻心为上,攻地为下。”

郦食其抚须道:“殷通将军在东瓯一战中抓获了不少越人俘虏,上将军可下令将这些俘虏放回闽越。并让他们宣扬,只要闽越愿意归降大秦,之前的恩怨便可既往不咎,和东瓯一样成为我大秦属国,闽越王无诸也能保留君位和财富。”

“如果闽越人能够杀南越人来降,一个人头便可换取相应财物。如果杀的是南越贵族,则得到赏赐就更多。如此,我军只需用上一些利益,就能得到不少优势。”

蒙恬赞道:“郦先生此策妙哉,纵使闽越没有投降我秦国的心思,这消息一放出去,一定能让他们和南越人互生猜忌。特别是南越人,对闽越定然会大起疑心。重则相互火并攻伐,轻则在暗中互相算计,不可能再同心作战。此乃阳谋也!”

话落之后,蒙恬又转头看向赵佗,拱手道:“上将军,我认为郦先生此策可行。不过利诱的同时,也可进行威压。移帅旗和大军于东瓯,做出要大军南下的势态。并宣扬闽越如果在一月之内不能投诚,就将大军南下,将其碾碎!”

赵佗听得点头。

郦食其说的攻心是阳谋。

蒙恬的建议,则是在这个阳谋上更添了一把火,还联动了韩信明走东瓯暗渡武夷的策略。

秦军打着为使者复仇的旗号,移动帅旗和大军于东瓯,可以显的名正言顺,将越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武夷山那条道的杀招起到掩护。

同时大军压境,还能形成对闽越人的压力。

说不定那闽越王驺无诸,就真的被秦军的宣传说动了心,和南越打起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