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喜讯(第3/3页)

赵佗要的可不是脱离了实际的理论人才。

想要进入工学,那都必须能做出一定数量的器具才行。不管是踏碓、石磨还是冶铁,亦或者其他器物,反正这些工匠手上总要有真功夫。

这种能识字,算术好,还会实操的工匠,在通过各工署报名后,就可以参加少府举办的工学考试。

一旦通过考试,他们就能从岗位中脱身,进入工学,学习里面的各种知识。

据说工学的教材之一,是源自神书《公输残卷》改编的《物理》一书,让无数工匠闻之便呼吸加速,渴望至极。

而工学子弟在工学中通过相应考核后,就可以外放为各地的工师等官职。

这些职位不高,属于小吏级别,但已经是摆脱了普通的工匠之身,完成了阶层跨越。

甚至比军功爵还更吸引人。

毕竟你在战场立了功升了爵,回到家乡还不一定能当小吏啊。

工学制度一出,顿时让无数工匠趋之若鹜,奉少府赵佗为圣人。

当然,若是在相应时间和限定次数内不能通过考核的学室子弟,就会发回原籍,打回原形。

总体来说,工学制度算是公平。

赵佗给了这些工匠上升的机会,但能不能完成阶层跨越,就看个人本事了。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属于是唯贤能者为官吏的范畴。

所以当赵佗的工学制度上报给皇帝的时候,并详细解释了一番后。始皇帝对此是没有意见的,甚至有些期待赵佗这个尝试的结果。

一直到秦始皇三十二年的春天。

赵佗筹办的工学在通过重重考试之后,正式招收了第一批子弟。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来自南方越地的使者,为秦国朝堂送来了一个大好消息。

秦将冯无择率大军突袭闽越成功,逐闽越王无诸,占据闽越之地。

冯将军,又打下了一个越国!

始皇帝在秦宫中收到了这个消息,大笑三声。

虽然他对冯无择在信中说自己重病的消息有些不悦。但皇帝还是命人传告下去,通告全国,以鼓舞人心。

同时显示他这个皇帝发动百越之战的正确性。

朕要打的战争,就没有不胜的!

冯府中,今日休沐在家的冯敬也听到了满城传闻的这个大好消息。

“我父大破越人,占据闽越,乃是大功。”

“来人,去请王贺君子和李于君子前来,再叫来吾弟作陪!”

“为庆贺吾父大胜,今日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