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近亲(第2/3页)

就算将女主换成薛宝钗,那她和贾宝玉同样是姨表姐弟啊。整本名著讲的都是近亲结婚,可见表亲结婚的浪潮何其凶猛。

两千年后的清朝是这样,更别说这是在古老的秦汉,一个连亲外甥女都可以嫁给亲舅舅的大时代。

扶苏之子如果想娶赵佗之女,在法律和道德层面上,那是完全没问题的。

赵佗叹了一口气。

妻子刚生孩子,他本来是不想在此事多说的,但看嬴阴嫚的模样,他要是不解释清楚,恐怕会让她一直闷在心头,搞出什么产后抑郁之类的就不好了。

“既如此,那我就和你说说吧。”

赵佗深吸口气,开始向嬴阴嫚科普生物遗传学上的知识。

……

长公主二胎生下女儿的事情,也在咸阳的公卿中流传。

此事关系到大秦重臣武功侯,自然会有许多人专门关注,好趁机送礼祝贺,以拉近和武功侯的关系。

廷尉李斯,就是其中一个关注之人。

李府中,他拍着大腿兴奋道:“好啊!姝儿生子与长公主诞女,前后只差六天。六者,大秦之吉数也,此莫非正是天命所作乎!”

眼见自家父亲格外高兴。

李于皱眉道:“可是父亲,我觉得此事没多大必要啊。太子如今地位稳固,只要不出意外,他必将登上皇位,我那小外甥就是新的太子,日后少不了成为三世皇帝。没必要这么早就将其婚姻定下。”

李斯瞪了他一眼,说道:“你懂个什么。太子之位看上去稳固,不代表我李斯的外孙就一定地位稳固。太子是国之储君,日后将登上帝位,自然会有许多妃嫔妻妾,少不了生育其他皇子。”

“秦国虽是按照宗法,行嫡长子继承制度,然制度归制度,一切都要看皇帝的意思。自古以来,行宗法制度的国家何其多也,照样有许多君王行废长立幼的事情。”

“古有晋献公、齐桓公,近有赵武灵王、赵悼襄王,所以你就能保证日后太子登基,不会宠爱其他美人,爱其所生幼子,生出废长立幼的心思?”

李于咽了口唾沫。

他这老父说得有道理啊。

废长立幼,这样的事情从古至今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

比如那赵悼襄王废长子赵嘉,立赵迁为储君的事情这才二三十年啊。

这么近的时间,李斯自然是记得清清楚楚,前车之鉴,他有这样的忧虑也是很正常的。

李于舔了舔嘴唇,说道:“不是还有父亲吗?父亲是秦国重臣,就算太子日后登基,看在父亲的面上,恐怕也不敢做这种事情吧。”

李斯冷笑起来:“那我死了之后呢?”

李于一下就愣住了,一股冷意爬遍全身。

是啊。

李斯都已经六十多岁了,太子才二十五岁,始皇帝也只有四十几岁。

所以很可能等到李斯死了,太子都还没登基,到了那时候,谁又能庇护他李氏的皇子呢?

李斯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的儿子,低语道:“你那兄长已经是没了前程,如今又去搞什么修仙,不能再指望了。你也是个没什么本事的人,将来若是太子登基,生出废长立幼的心思,我那时不在了,你可能保我李氏所生的皇子?”

李于嘴角抽了抽,他低头道:“父亲说的是,未雨绸缪方是老成之法,我那小外甥,确实有和武功侯之女联姻的必要。”

李斯颔首道:“是啊,武功侯功勋卓绝,不仅得当今皇帝看重,就连太子也对其颇为倚重。将来太子登基,他必定是国之重臣。若能瞅准现在这个好机会,让吾外孙与他的嫡女联姻,纵使将来我去了,有武功侯为吾李氏的皇子保驾,也绝不会生出意外来。”

“我李斯的外孙,就是他赵佗的女婿,将来必定能成为三世皇帝,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