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火药(第2/3页)

因为火药除了用来打仗,在民用上同样是大有可为。

比如用来采矿、筑路、兴修水利、工程爆破、金属加工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人力物力,对国力提升大有好处。

说白了,火药就是基建强国的必备之物。

同时还是一种人类文明发展,必点的科技。

“可以先保留一个项目组,搞长期工程,让人慢慢进行研究。只可惜那些炼丹的方士都被我坑死了啊,连点种子都没留下,否则有他们参与,当事半功倍。”

赵佗摇了摇头。

他在担任少府后,最先想到要将火药弄出来,其实和那些炼丹方士被他坑死有关系。

赵佗记得,火药起源于炼丹术,它是那些方士用火法炼丹术催生出来的产物。

但问题是在这个时空,炼丹术刚刚生出萌芽,就被赵佗给掐灭了。

丹药有毒。

让一国伦侯吃了中毒在床,始皇帝勃然大怒下,尽数将留在咸阳的炼药方士坑杀。

山东之地的那些炼药方士们听说这件事,一个个吓得亡魂四散,连夜改了行。

现在整个大秦天下,已经没人敢公开宣扬炼药长生之术了。

这个事情对炼丹术的打击非常大,有始皇帝和赵佗在前面当例子,后面的皇帝恐怕都不会再相信这种东西。

而且随着赵佗的介入,卢生、徐巿等方士弄出了一套成熟的修仙体系,对于其他寻求长生不死的派系造成了巨大打击,像海外寻仙派,就直接被干掉了。

照眼前的情况来看,说不定日后的华夏修仙体系只有内丹修炼一条道,炼丹术直接没了存在的土壤。

没了炼丹术,那火药的发明自然就没了着落。

赵佗考虑到这点,所以干脆点出这个科技,并顺手将火药的发明权推给了公输子。

不管他能不能弄出大威力火药,好歹也让后人知道了有这种东西的存在。不至于他赵佗死后,同时炼丹术消失,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弄出来了。

章邯献上的火药威力,有些出乎赵佗想象,他一番勉励后,让章邯保留一部分人力继续研究这个项目,其他资源则调到其他更有用的项目上。

比如提高金属冶炼技术,织布机改造之类。

这些都是能促进社会发展的好东西,能够提高生产力,是比火药更重要的强国之术。

不过赵佗的新项目才刚刚开始,始皇帝就亲自驾临少府官署。

赵佗以为始皇帝是来视察自己这段时间的成果,正想着如何应付,不料始皇帝此来是另有目的。

他对赵佗这些半成品的项目并不感兴趣,皇帝感兴趣的是另一样东西。

“将作少府那边禀报,说朕的帝陵已经初具规模,朕前日去看了下,还不错,若是再修个十年,当有天下第一大陵的霸气,勉强能符合朕的身份。”

始皇帝站在赵佗面前,竟罕见的谈起了关于骊山帝陵的事情,这让赵佗有些惊讶。

要知道始皇帝一直在祈求长生,幻想着他能成为永不落下的太阳,永远统治这个天下。

所以帝陵虽然一直在修建,但始皇帝基本不在人面前提及这个东西,似乎是想离死亡远一些,此事近乎成为一个忌讳。

这话题关系到皇帝生死,太过敏感,皇帝能提,他赵佗却不敢乱说,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修仙,或许能得长生。”

始皇帝笑着摇头道:“朕虽然在修仙,渴望能长生不老。但也知道仙路渺茫,生老病死更是世间常态,凡人难以抵挡,所以早就做好了前往地下世界的准备。”

“陛下英明。”

赵佗拱了拱手,没想到始皇帝还是看得开的。

不过下一刻,始皇帝的话吓了赵佗一跳。

“朕去骊山看了一圈,见到帝陵雄伟,颇为壮阔。而六国城环绕于朕的帝陵周围,城中六国遗族为朕守着陵墓,看上去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