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章:张苍(第2/3页)

怪不得甘泉之前说要叫人来喊,想来是想趁机嘱托张苍整理衣衫。

赵佗摆了摆手,道:“无妨,相比军旅之中,这些都是小事。”

这时,张苍也反应了过来,忙整理好衣衫,同时挪动着庞大的身躯走过来,对着赵佗吃力的一个躬身,说道:“下吏张苍见过君侯。”

“柱下史不用多礼。”

赵佗上前,伸手将他扶了起来。

接触到张苍软趴趴的身体,赵佗的眼中闪过奇异的光。

按照后世人调侃的说法,就是他赵佗、张苍,勾结了御医夏无且,三人偷偷分吃了秦始皇的长生不死药,所以三人都活了百岁以上。

调侃归调侃,但眼前的张苍,确实是一个能活到百岁的强者。

他除了年龄厉害外,还精通术数计算、文学律历,乃是当世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历史上那可是当过汉朝丞相的人物。

赵佗之所以知晓张苍在御史府藏室,是之前郦食其曾来此处借书阅览,与张苍闲聊,发现此人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所以回去后推荐给了赵佗。

只不过那会儿赵佗正忙,后来又是打仗出征,一来二去就忘了这茬,这几日空闲下来,想到张苍,就前来认识一下。

相比于御史中丞甘泉的紧张拘谨,这张苍不愧是荀子的弟子,廷尉李斯的小师弟,心态十分好。

他面对武功侯赵佗,表现的大方开朗,一番行礼之后,甚至还对赵佗打趣道:“君侯啊君侯,你弄出来的纸可真是个好东西啊,只可惜就是发明的时间迟了些,每每想到此处,就让我扼腕叹息啊。”

“哦,柱下史此话何意?”

赵佗好奇问道,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说。

张苍摇着脑袋道:“纸张轻薄,不仅书写速度快,而且拿取和阅览十分方便。我每次拿着书看,就会想起当年跟随吾师时需要用简牍读写的场面,那些竹简重的要死,吾师年老,总是让我搬来搬去,每次搬完,都快把我累趴下了。那会儿君侯要是把纸弄出来,我不知得轻松多少啊。”

打量着张苍肥大的身体,想象他抱着一堆简牍动来动去的场面,赵佗不禁哑然失笑。

这胖子,还挺有意思的。

见到张苍这番话引得武功侯笑意吟吟,甘泉也趁势拍了一个马屁。

“正如柱下史所言,君侯所造纸张,真乃造福天下之大利。自从关中各地修建造纸坊,此物不再稀缺以来,我们这御史府藏室便改用纸来誊抄文书,十分的方便,这一切皆是君侯之功啊。”

听到这话,赵佗侧首,打量着四周架子上摆放着的一排排装订整齐的纸质书籍,微微点头。

以前此地的藏书基本都是竹简,不仅占地体积庞大,而且拿取和查阅十分不方便,如今全部用纸张抄录备份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纸张这东西的发明,对于藏书室真的是好处非常大。

“而且有纸张抄录传播,那些古老的孤本典籍也不容易再丢失了。”

赵佗暗暗感叹一声,他阻止了焚书坑儒的出现,阻止了项羽火烧咸阳的发生,那么华夏上古遗留的史书经籍便将得到大大的保留,成为这个民族最为珍贵的瑰宝。

接下来几人又交谈了几句后,赵佗便让御史中丞先行离去做自己的事情,好留下他和张苍相处的空间。

张苍若有所思,待到御史中丞离去后,他向着赵佗拱手道:“张苍不过小小柱下史,微末之人,不足挂齿。不知君侯为何来此寻访,让苍受宠若惊。”

赵佗伸手让韩信递过来一叠纸,放到案上,并对张苍道:“我闻柱下史精通计算数法,我对此颇有兴趣。然发现当今数法计算颇为麻烦,所以便突发奇想,对数字做了一些改动,当请柱下史这位大才,帮我看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