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鼎于何处(第2/3页)

惊慌之下,张德也顾不上多想,张嘴就为自己辩护道:“陛下,定是鼎器太重,而河底沙性松浮,鼎器落于沙上,渐沉渐深,被河底沙土覆盖,故而寻之不得。大概需要将河底沙土铲开之后,方能得见宝鼎。还请陛下再给一些时日,臣明日便让下水的勇士去搜寻泥沙之下,定能寻到宝鼎。”

胡亥在赵佗身边嘀咕道:“好像是这样,那个鼎肯定被泥沙覆盖了,得让人把沙土铲开才行。”

赵佗翻了个白眼,说道:“找鼎干嘛,找的是船啊,如今船没找到,我猜这件事多半有问题。”

“啊?”

胡亥一怔,接着反应过来,说道:“姐夫说的是,咱们应该找船才是,这郡守怎么说出骗小孩的话来。”

果不其然,听着张德的话,始皇帝脸色越发阴沉。

他冷冷道:“所以那艘沉水的大船也被沙土覆盖,完全认不出来了吗?”

上下游二十里的范围都没看到沉船的踪迹,证明宝鼎根本不在此处。

张德反应过来,知道自己犯了个蠢,忙趴在地上,瑟瑟发抖道:“陛下恕罪,臣也是听信传言,说乡人见到泗水中有宝光出世,又闻鬼哭之声,以为是宝鼎出世,这才向陛下进言,臣绝无胆量欺骗陛下啊!”

这位郡守当着重臣的面喊起冤来。

张德也是真的无奈啊,如果是在后世的朝代,他大可以利用权力先征召善水的勇士去河里找一圈,待到真的发现沉船和宝鼎踪迹后再向皇帝禀报献瑞。

但在秦朝基本不可能,因为大秦对兵权很看重。

所谓“凡兴士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需要使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都必须要合虎符,还要进行备案,否则就算是越禁行事,乃是大罪。

就算张德是郡守,在没有正式公事的情况下,不可能调动五十人以上的军队,更不可能擅自召集会水之人进入泗水中搜寻,这本身就是越权犯法之事。

泗水郡中有一位直属中央的监御史,对郡守有监督之权,这让张德不敢犯禁。

而当泗水中周鼎发出宝光的消息越演越烈,张德被泗水豪族说动,想要借此拍皇帝的马屁,大着胆子向皇帝上书的时候,得到的诏令是让他征召士卒,然后等待皇帝亲自到达,祭祀祈祷后再进行打捞。

这一来,他更是不敢派人下水了,要皇帝祭祀祷祠之后才行。

故而这位郡守实际上根本不知道泗水中到底有没有周鼎,只是估摸着周王子沉鼎的事情在本地广为流传,许多老人言之凿凿说的有这件事,他这才相信了,大着胆子去拍皇帝马屁,哪知道如今却翻了船。

始皇帝很生气。

他本来在芝罘岛玩的好好的,原本计划在芝罘岛玩完后,就去成山看海,然后再一路慢悠悠的逛到琅琊去。

结果他被张德那封上书勾的心里发痒,放弃了既定的旅行计划,一路奔驰上千里来到泗水,发现却是一场空,这样的玩弄法,换谁也得生气啊!

更别说是这位霸道的天下至尊了。

始皇帝深深吸了口气,厉声开口:“廷尉,此事由你来处理。”

廷尉李斯立刻站出来应诺。

郡守张德听到这话,顿时瘫在了地上。

廷尉啊,这可是中央最高的司法审判机构长官,专管刑狱之事,皇帝让廷尉来处理,这就是准备要将他治罪了。

“陛下,我也是听信了郡中那些人的劝说,这才犯了糊涂。”

张德叫嚷起来,立刻开始推卸责任。

李斯对着他冷笑一声,道:“郡守放心便是,敢欺哄皇帝,此事没人跑的了。”

始皇帝冷哼一声,甩袖而去。

赵佗见到这一幕,摇了摇头,他倒是不可怜这个张郡守,毕竟这家伙为了功绩,谎报九鼎之事,害的自己和皇帝从上千里外的芝罘岛赶到这里来,一路劳师动众,结果却是个假的,活该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