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齐地八神(第2/3页)

神灵祭祀体系的不同,也代表相互之间文化和思想的不同。

对信教者来说,异教徒永远都是最可恶的敌人。

秦始皇似乎也知道这一点,他在追求政令统一,要求天下各郡县一文字,一货币,一度量衡的同时。

在信仰上却选择了兼容并蓄,并没有强制的让诸侯之人放弃自己信仰的神灵,反而是有选择性的将其他诸侯的神灵体系吸纳进秦国祭祀中。

其中就对这齐地八神最为重视。

之前皇帝在泰山祭天,梁甫祭地,现在又准备在齐人供奉月主的莱山,行祭祀之礼,这就是在表明一个态度。

齐地八神,现在也是秦国的正神,你们齐人祭祀的神灵,就是我大秦的神灵。

这让赵佗想起了同样是每征服一个地区和民族后,就将对方的神灵吸纳入自己神灵体系的罗马帝国。

东方和西方的两个大帝国,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种方式。

我征服你,不毁灭你的神灵,但我要让你的神灵变成我的神灵。

这样做不仅能够消弭被征服者因为信仰方面的反抗,而且还能加速两个原本不同文化之间的快速融合。

始皇帝现在这样做,大概就是在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之后,又一次在思想方面的统一。

赵佗在感叹始皇帝的“统一思想”的同时,对于卢生等方士再次生出了警惕之心。

“卢生这家伙果然准备充分,做事不留破绽啊。明明黄县东北的海外诸岛距离更近,而且也常有海市蜃楼的景象出现,但他们还是放弃了,故意引着皇帝往芝罘岛去,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赵佗想到此事,眼中逐渐变冷。

在黄县往东北方向走,就是后世的烟台市蓬莱区,其地理位置临于海边,据说有人在那里见过仙境的模样。从彼处出海一段距离后,还能来到被后世称作长山列岛的数十座岛屿,那里水汽盎然,更是个观海的好地方。

但卢生他们放弃了这里,选择了更远一些芝罘岛。

“海市蜃楼虽然常在夏季的海滨出现,但素来没有规律,讲的就是一个缘字。有时候专程等上几年都不一定看的到,卢生想来也是知道这一点,如果让皇帝在黄县的海边或是海外诸岛等待海市蜃楼,结果最后没有出现的话,皇帝恐怕是要大发雷霆,甚至迁怒他们的。”

“但芝罘岛不同,那里是齐人祭祀八神主之一的阳主的地方,皇帝要祭祀齐地八神,本来就要去那里,哪怕最后海市蜃楼没有出现,皇帝也不会像在其他地方一样大发雷霆。八神之祭,恐怕就是卢生给自己找的一条退路,这老家伙,真的是个聪明人。”

赵佗暗暗感叹,他也是在知道皇帝要专程去莱山祭祀月主后,才想到的这茬,越发觉得卢生是个人才,可比咸阳炼药的那个侯汜机智多了。

“只可惜他误入仙道,不知寻仙之路何等渺茫。我倒要看看去了芝罘岛,要是没有海市蜃楼出现,这些方士又将如何收场。”

……

“卢公啊,信来了。徐巿已经成功抓住了海中异兽,现正在芝罘岛等待,只待皇帝抵达,便可向皇帝献纳。”

与此同时,韩终喜滋滋的拿着一封信牍去向卢生报告。

“如此甚好啊,仙境之事,缥缈无常,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万一皇帝去了芝罘岛却没看到仙境,虽有阳主之祠可抵罪过,但终归不保险。如今有徐巿擒海中异兽而来,可证海外之说,这样就算仙境没有出现,也不至于让皇帝失望而怪罪吾等。”

卢生抚着颌下白须笑了起来。

皇帝东巡,是他们方士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要借着这机会向皇帝展示海外的玄奥,证明仙人的存在,让皇帝给钱给人,支持他们出海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