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一章:紫服细腰(第2/3页)

但对方可是武功侯赵佗啊,名声在外,让人岂能不惧?

更别说看赵佗在这里针锋相对的模样,一旦去了定然会死命的寻找任何破绽,事情泄露的概率很大。

就在这时候,主位上的始皇帝发话了。

“武功侯说的不错,牛身产麟兽,实乃祥瑞,麒麟既走,则母牛不可辱,当让人好好照料才是。”

宋虔大喜。

始皇帝这话,相当于是直接定了此事的性质,哪怕是武功侯也不可能随意推翻。

果然那个劝说他搞祥瑞的石生说得对,以祥瑞来迎合皇帝封禅之事,有万利而无害,哪怕皇帝就算猜到此事有假,也不可能将其否定。

若是否定,那岂不是成了整个天下最大的笑话,反而还会将其定性坐实,以衬自己的圣德。

宋虔忙行礼应下,说回去后就让人好好照顾那头母牛。

始皇帝颔首后,说道:“朕累了,尔等先出去吧。”

“唯。”

众臣领命。

始皇帝又道:“武功侯留下,朕有话想和你说。”

“唯。”

赵佗平静的应下。

诸位公卿皆往外走去,他们在离去前,大多偷偷看向赵佗,暗暗摇头。

武功侯平日里也是个机灵人物,怎么会在这种事情上犯错误呢?

卢生、韩终两位方士在离去前,也都向着赵佗微笑示意。

那般骄傲的模样,就算是不懂事的孩童也能感受得到。

片刻后,屋中公卿尽数离去,除了侍候在殿角的宦者外,只剩下始皇帝和武功侯赵佗两人。

始皇帝看着面前神色平静的赵佗,摇头道:“你以为朕不知道吗?”

赵佗说道:“陛下知道,但很喜欢。”

始皇帝笑了:“为什么不喜欢呢?且此事不一定为假,朕乃天子,以无上功绩告命于天,上天赐我祥瑞,亦是应当。”

赵佗默然。

是啊,皇帝自然要喜欢这种事情了。

封禅之后,马上就出现这些代表圣王的祥瑞,正是来表现上天对皇帝功绩和德行的认可。

不管真相如何,皇帝都只想它是真的。

赵佗说道:“臣知道祥瑞之事有益处所在,但臣担心一件事。”

“你担心何事?”

始皇帝好奇开口。

“臣闻昔日齐桓公好穿紫服,则一国齐人皆效仿君王,只喜紫衣。然紫衣甚为贵重,五匹素色布帛也换不了一匹紫布。齐人尽好紫色,国中奢靡之风日盛,非国家之福。”

赵佗沉声开口,采用这年代纵横之士讲故事,善用比喻的方式来向皇帝表达自己的意见。

“臣又闻楚灵王好男子细腰,则其朝中诸位公卿之臣,惟恐自己腰肥体胖,失去君王宠信,餐食不敢多吃,每日只吃一顿饭,以此节制自己的腰身。他们每日起床,都要屏住呼吸,将腰带束紧后,扶着墙壁才能站起来。到了第二年,满朝之臣尽是黧黑之色。”

讲到这里,赵佗已经是图穷匕见,直言道:“臣见齐桓公好紫服,则一国奢靡。楚灵王好细腰,则满朝黧黑,国政衰弱。今日陛下喜好祥瑞之风,臣担心整个大秦诸郡秦吏,见到献祥瑞而能得赏赐,便将纷纷效仿,以愉陛下之心啊。”

接下来的后果赵佗没说,但他知道始皇帝很清楚。

始皇帝面无表情的盯着赵佗。

赵佗微微低首,以示对上位者的尊敬,但他的神色很平静,目光与始皇帝相对。

这是他自泰山封禅时的对答后,进行的一次劝阻。

祥瑞不停出现,满朝公卿尽是谄媚,如果他不站出来劝阻,待到齐地祥瑞的事情传出去后,恐怕大秦上下,都将是祥瑞满地。

只是,皇帝会听吗?

殿中气氛一片压抑。

那些侍立在角落的宦者们,一个个额头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