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樊曹之别(第2/3页)

“偷袭?”

樊哙瞪大了眼睛,晃动着钵大的拳头说道:“为什么要偷袭,和人打架,我一拳头砸过去,对方就倒了,一次打两三个都不成问题。我樊哙打架只凭拳头,从不搞什么偷袭。”

郦食其脸皮一抽,看了看樊哙高大魁梧的身躯,满身的肌肉,摇了摇头,懒得多说。

“你呀你,还是多读些兵法吧。”

“为将者勇悍固然重要,但知兵用兵,亦要熟练掌握才行。等见了上将军,你就知道我这一次和匈奴人的交易到底是何用意了!”

……

“好一个高阳郦生,凭着一条口舌就将那匈奴单于玩弄于股掌之间,以我观之,先生舌辩之术,纵使和昔日苏秦、张仪相比,也是毫不逊色了。”

大河南岸的秦军帅帐中,上将军赵佗拊掌而赞,不住点头。

郦食其笑道:“此皆乃上将军信任,若无上将军,鄙人又岂能在那匈奴营中纵横往来。”

此刻帐中坐满了赵佗麾下人才,众人或是若有所思,或是面露疑惑。

像樊哙等人,隐约知道郦食其这一次出使立了功劳,但具体的情况,却是不太清楚。

赵佗扫了一眼,便心中明了。

樊哙虽然有大将的潜力,但毕竟从军日短,昔日屠狗之人,勇悍有余,谋略尚缺。陡然为将,能将军法规则记住就算不错了,兵书之类自然是没看过几本,有所欠缺也是正常。

他的目光落到负责宿卫的曹参身上。

曹参现在的爵位功劳不如樊哙,但却是乡豪出身,能识文断字,通法明理,入伍之后还颇有上进心。

听萧何说,曹参常常阅览兵书。如今他面露思索,想来能看的更深一点。

赵佗有心考校,就点了曹参的名,问道:“曹百将可知郦先生此番入匈奴营中,对未来战局,有何帮助?”

曹参被上将军点名,见到帐中一众大将谋士,全都向他望来,心头不由一跳,有些激动起来。

他知道这是上将军的考校,略一思索,便道:“禀上将军,以曹参所见,郦先生这一次与匈奴人行交易之事,正合了吴孙子所言:兵者,诡道也。”

“我大军屯聚于大河南侧,欲北攻匈奴,匈奴人定然会有防备,使我军渡河艰难。”

“而郦先生此行,却让匈奴人以为我秦军没有渡河的意思,只是为了追击月氏来此,并用交易的借口,让他们认为放松戒备。”

“待到我军突然渡河,发动攻击的时候,匈奴人缺少防备,必然无措,如此我军就能占尽先攻优势。”

“此正是兵法所云: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是也!”

曹参声音清朗,说出自己的看法,让帐中诸将听得连连点头。

就连樊哙也恍然大悟,嘀咕道:“原来是骗匈奴人的啊,怪不得在船上和我讲什么偷袭。”

赵佗满意的看了曹参一眼。

心道此人确实不错,这次和匈奴交战,可以多给他一些立功的机会,日后成长起来,也是大秦的一员良将。

不过曹参的回答,并未说尽赵佗心中所想,他又转头看向陈平,笑道:“陈生可有补充的。”

陈平想了想,拱手道:“刚才曹百将所言甚是,郦先生此举可麻痹匈奴人,欲攻其而示之以不攻,为我军渡河先攻取得优势。”

“除此外,郦先生入匈奴营中,还确认了苏迦莎等月氏人的情报,确定了对方被匈奴接纳,且没有背叛我军,如此我军方可放心大战,让里应外合的计划顺利实施。”

“此外还有如左谷蠡王乌鹿虚等人的情报也十分重要,将来或许可以利用。”

“嗯,陈生说的不错。”

赵佗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