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少府赵佗(第2/3页)

“你!”

李斯气的满脸发红。

李由低头看着案上的兵书,望着那简牍上的文字,念叨着:“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死,生。

李由猛地抬起头,低吼道:“父亲,我欲沙场之上立功,我听说今上欲从蜀道通西南夷,我当请命入蜀!”

“我李由,将为大秦通西南夷!”

……

大庶长尚公主,虽是大事,但也不可能影响到帝国的运转,特别是如今天下初定,六国故土尚未消化完毕,各种事情非常多,朝会每隔两三天就要召开一次。

赵佗只有爵位,没有实职。

换句话说,他有上朝参政的权利,但不用去管实际事务。

如果向皇帝请求,他就可以带着新婚妻子去外面,度个愉悦的蜜月旅行。

但赵佗不敢。

在当今帝国初立的重要节骨眼上,一件大事紧接着一件大事,他赵佗必须要时刻盯着帝榻上的皇帝才行。

他在咸阳,上朝会时还可以看着点,感觉不合适的事情,能当场或者私下去谏言皇帝。

如果赵佗出去了,皇帝要是脑门一拍,再整出一些大工程出来,那可就麻烦了。

故而,在婚后的第五日,赵佗便一早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与自家新妇缠绵告别后,就起身更衣,洗漱一番后,前去上朝。

“前段时间听说皇帝有通西南夷的打算,不知道在今天的朝会上会不会宣布?我得找机会问问才行。除了通西南夷外,以皇帝在历史上的性格,接下来不知道还会弄出什么大工程?”

坐在前往秦宫的马车上,赵佗心中暗自猜测,脑袋里回忆着原本历史上秦始皇搞出来的一些大事。

驰道,如今在他的建议下有了个头绪,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正式开工。

长城,那应该是和攻打匈奴配套的,按时间线来看,还早。

至于百越,那就更早了。

阿房宫好像在了历史上没有修起来,暂时不用管。

“接下来,应该要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了吧。毕竟书同文常和车同轨连着,如今车同轨基本定下,快推广全国了,其他的几件大事应该也不远了。”

赵佗嘀咕了一声。

正如他所说,车同轨之事在推五德的时候就定了下来。

五德之中,水德尚黑,其对应数字是六。

所以帝国建立之后,天下的计数都要以六来算。

符节的长度、法冠的高度都是六寸,一步的长度是六尺,皇帝乘的马也是六马,故而秦国车轨的距离也被定在了六尺。

“怪不得历史上秦始皇要造十二金人,还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一切都是六的倍数。”

“我这岳父,爱六啊!”

赵佗一边在心中腹诽,一边走入秦宫,和沿途所遇的公卿打招呼。

“见过大庶长。”

“大庶长真是越发英武。”

经过博士被禁言之事,满朝公卿已经再无人敢不给赵佗面子,一个个满脸带笑,恭维不已。

赵佗也笑着还礼,一直到今日的朝会开始。

秦始皇依旧是那身袀玄帝服,面容刚毅,一举一动间自有帝王威仪。

他坐上帝榻后,威严的目光扫视殿中群臣,看到赵佗时,微微一滞,不过很快又落到其他人身上。

朝会正式开始。

接下来的事情,有些出乎赵佗的意料。

这段时间在咸阳流传的,皇帝欲通西南夷的事情并没有被立刻提起。

秦始皇反而最先在朝堂上宣布了对官制的调动。

首先就是一向负责秦国军事的邦尉府,有了变化。

似乎是因为统一后,军事活动锐减的情况,皇帝对邦尉府的一些职能进行了削减和改动,以更好的收拢兵权于手中。

“自今以后,邦尉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