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诸夏一家(第3/3页)

这样一来,既能让这些诸侯拱卫中央,也可以方便治理当地。政令不由咸阳出,而是各地行各法,因地制宜,自然能将边地妥善经营,让刚刚打下的天下得到安稳。

他王绾,是真的在为秦国考虑。

只是如今被大庶长和廷尉连声质问,指出分封制的种种弊处,王绾也无话可说。

分封制确实有弊处,这无可否认。

但你们既然说分封制不行,那些边地辽远的问题就摆在那里,总得弄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出来吧!

面对王绾询问,李斯眉头一皱,这问题有些棘手。

就在李斯思索的时候,赵佗却面容平静,给出了一个答案。

“修路!”

“修路?”

王绾惊愕的看着赵佗。

李斯也蓦然抬首,群臣纷纷侧目相视。

“然也,于诸侯故地治大道通行!”

赵佗回忆着脑海中的前世记忆,朗声道:“此道坚固易行,车马便于急驰。其连通海内四方,东穷齐燕,南极吴楚,北连赵代,西接巴蜀。”

“如此四方通畅,同时于天下各处遍设驿传,若遇急令,使者一日之内可行六百里,皇帝诏令所达,再无阻碍。”

“边地若有变故,大军亦可沿驰道疾驰而至,巡守四方,则大秦天下再无边患可言。”

“大路条条,直通咸阳!”

赵佗很平静,也很自信。

因为历史上秦朝为了统治诸侯故地,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秦始皇在统一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在全国大修驰道。

不管赵佗说不说,这件事都会做,他只是将这件事提前说出来罢了。

他如今提出来,不仅回答王绾所言边地难行诏令的问题,而且因为是他提出来,日后在驰道之事上,他还能有一些发言权。

他相信,皇帝会喜欢这个建议的。

果不其然。

帝榻之上,秦始皇目中闪光。

东穷齐燕,南极吴楚,北连赵代,西接巴蜀。

条条大路,直通咸阳!

真是好一个宏大的驰道计划。

如此一来,便可让他的诏令传遍四方天下,让天下万民都臣服于自己的意志之下。

这样的建议,对于秦始皇来说,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

他忍不住看了赵佗一眼。

这小子,出的主意就是讨人喜欢。

喜悦之后,秦始皇的目光又转向王绾,沉声道:“左丞相,可还有话说。”

听到这话,王绾身子一颤。

赵佗的驰道计划,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边地辽远的情况,但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只是听到皇帝这么一问,王绾便知道,皇帝已经下了决定。

他暗叹一声,拱手道:“大庶长所言甚是,臣无异议。”

秦始皇颔首,威严的目光扫视殿中诸公卿。

诸公卿武将,在这目光下全都垂首无言,再无一人提封建之事。

唯有赵佗和李斯,悄悄互瞥一眼。

四目相对。

心照不宣。

这时,秦始皇做下了他的裁决。

“昔三代行封建,使诸侯皆不以天下为念。各起私心,互生仇雠,征伐不休,天下共苦。”

“今朕初定海内,若再行封建,复立诸侯,则九州之土,必再裂万千,国势衰颓,夷狄将侵,或再有昔日宗周犬戎之厄,如此所为,何异于再起兵戈之患。”

皇帝威严的声音在这大殿之上回荡。

“朕当废封建,于天下行郡县,自此诸夏一家,天下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