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东阳陈生(第2/3页)

秦将见陈婴颇为镇静,比其余人更识得世面,不由微微点头。

“很好,那你就留在军中,为我大军做个向导。”

“啊?”

陈婴愣住了。

……

片刻后,蒙恬走入主帅大帐,对正坐在案前,看着地图的赵佗,一板一眼的说道:“将军,末将奉军令找到几个常来往于淮阴东阳两地的人,我已分别询问过他们沿途的情况,所答相差不多,没有问题。其中以帐外等候,名为陈婴的男子为佳,可为将军向导。”

“嗯,辛苦蒙君了。”

赵佗点头,对蒙恬十分的客气。

蒙恬摇头道:“下吏既在将军帐下,尊奉军令自是应当,将军何谈辛苦二字。”

赵佗哈哈一笑,站起身走到蒙恬身边,温言说了几句。

听到赵佗谦和的言语,蒙恬虽然面上看去依旧是一板一眼,眼中却泛起一抹笑意。

他原本对王翦将他派到赵佗麾下任将,还有些不舒服。

昔日在宫中时,蒙恬为中郎将,赵佗只是个小小中郎。如今两人身份对转,赵佗为裨将军,蒙恬却成了他手下的校尉,这种反差放到谁身上也会感觉不舒服。

但蒙恬还是点头应命了,一来那是上将军之命,他蒙恬是败军之将,哪能有拒绝的资格。

二来就是蒙恬很快反应过来,这是王翦在帮他。

蒙恬率军惨败于水泽中,不管理由再多,他终归是打了败仗,按军法是要受惩的。

王翦以战事未定没有惩他,反而让蒙恬到赵佗这支偏师里来,这是摆明了要让他戴罪立功啊。

在这种情况下,蒙恬又岂会不识好歹,拒绝王翦的美意呢?

更何况之后赵佗对他颇为尊重,私下里时常对他以蒙君相称,这让自尊心极强的蒙恬感觉很舒适,很快就适应了下来。

蒙恬对于成为赵佗的下属,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的反感,接受的很快。

相比于蒙恬,赵佗对这事有自己更深层次的看法。

王翦老了。

此番灭楚就是王翦的最后一战了。此战之后,王翦会真正的隐退,所以他要在自己尚有能力时再为王氏结下一些善缘。

今日他帮蒙恬,让其跟着赵佗戴罪立功。这般行为足以交好蒙氏,若是日后王氏有难,以蒙恬这种耿直的性格,难道会坐视不理吗?

除了为王氏计外,王翦这样做也有可能是在为赵佗着想,他相信以赵佗之前的表现来看,定然能够处理好与蒙恬之间的关系。他这是在给赵佗缓和与蒙氏关系的一个机会啊。

毕竟蒙恬之前在宫里不理赵佗,给他甩脸色的事情,还是有人看到并传出来的。

在赵佗有意交好的情况下,秦军南下东阳的路上,他和蒙恬之间的关系果然大有进展。

两人不说成为朋友,但已经是能够和睦相处,关系颇为融洽。

“上将军派白孟将军率兵抵达善道南侧,为我军遮蔽此段路程,在四五十里内不用担心被楚人袭击后勤粮道。”

“但若是再深入楚地,就无法庇护了。我军粮道拉长后,定然会成为楚军袭击的目标。将军还需多考虑此处啊。”蒙恬看了眼案上的地图,拱手谏言。

赵佗点头,蒙恬说的没问题。

他们这支偏师最大的弱点就是后勤粮道,因为秦军南下绕道,失去了淮水运输的优势,他们这支大军一路所需都要人马转输。

东阳此去淮阴三百余里,按正常行军要走十多天呢,一路上数万大军人吃马嚼,每日耗费的粮草非常多,所以他们的后勤粮队也十分庞大,且运粮部队的行进速度,会比大军更慢,就很容易造成脱节后被敌军袭击。

如果楚军派人袭击赵佗的粮草成功。那么四万秦军就会遭遇断粮之危,不说当场崩溃,但肯定没有再继续进攻淮阴的力量,这支偏师直接就废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