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夺爵升爵(第4/4页)

这三人爵位暂时没有变化,是因为五大夫以上的爵位都需要回到咸阳之后才会下发,所以他们并不担心。

按赵佗的估算,这三人参与甄城之战,凭借大破十万齐军的功劳,升爵到左庶长,是肯定稳了。

之后又大败项渠,南下攻破寿春,最后又被王翦分润灭国的功劳,三者功劳相加,升爵到右庶长也有可能,后续若能再打一些胜仗,那就更加稳了。

算完诸将功勋,赵佗又不由审视自己的功劳。

他本为中更,率军在甄城大破十万齐军,作为主将,自是得到全功,再加上之前的曲辕犁累功,升爵到右更爵位肯定是没有问题。

但若是想再进一步,升到第十五级的少上造爵位,那就有些困难了。

首先与项渠一战,对低爵位者来说,自然是大功一场。

但赵佗爵位太高了,击破项渠三万楚军,实际的斩获只有一万多,且没有抓住敌方主将。这点功劳对于想要升到少上造的赵佗来说,可以忽略不计。

换成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赵佗的等级太高了,想要升级爵位所需要的经验值太多,区区一万多的斩获,也就垫个底罢了。

要知道当初李信跟着王翦伐燕,从中更跃升为少上造爵位。

除了一路攻城略地,分润到灭燕之功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李信作为主将千里绕袭辽西,截获了整个燕国的宗室贵族,公卿大臣。同时还擒获了秦王政点名通缉的燕太子丹。

这般大功下,李信才能升爵为少上造。

另外一个值得参考的是,就如王翦这位老将,之前他攻灭赵国,只是从大上造升爵为驷车庶长。到灭了燕国,又从驷车庶长升为大庶长,至今没有封侯。

故而王翦在灞上誓师,向秦王政请求田宅时,面对秦王政问他“将军行矣,何忧贫乎”。

王翦则是还了一句抱怨回去:“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连灭两国的王翦尚且不得封侯,可见秦国的爵位到了后面是有多么的难升。

所以赵佗想要升级到少上造,那就必须要拿出和李信同等的功劳出来。

他如果独自领军攻破寿春,打下楚宫,擒拿楚王负刍和楚国宗室贵族,这般灭国大功,想要升到少上造自是稳稳当当,甚至秦王大喜之下,让他再跃升一级到大上造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赵佗放弃了独享灭国虏王之功,只拿了攻破寿春外城的军功,哪怕事后能分润到一些灭楚的功劳,但总是差了一些。

他缺少像李信那样独自截获燕国宗室公卿,擒拿燕丹这种极度重要的大功。

“还差一点,我若想升为少上造,恐怕只能应在他身上了。”

赵佗的目光再次望向东边。

这一次,他的眼中满是火热。

数日间,来自东边的秦军哨探和伏在淮南的间人相继传回了最新情报。

“楚国令尹项燕,率精兵数万自淮水东部渡河南下。”

“被楚王负刍派遣到江东安抚越人的逆贼熊启,也率江东之兵北上,与项燕汇合。”

“项燕与熊启拥兵近十万,于淮阴高举反秦大旗,正在号召淮南各封君前往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