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将军可欲灭齐(第2/3页)

除此外,个人的斩首和捕获也可增加功劳,在盈论保底的一级爵位基础上,再往上升一级两级的爵位也有可能。

这一点由军法吏统计完成,赵佗审核署名后,报送到位于淮北战场的秦军大营,由上将军王翦进行批复,并派遣军吏核实。走完程序后便可下发爵位功勋。

至于五大夫以上的爵位,就不是王翦能够决定的了,其功劳需要由底层的军法官统计,再往上由赵佗、王翦进行审核。

最后还要再送到咸阳去由主爵中尉府来议功论爵,爵位赏赐大概要等到此番大战完毕,回到咸阳献捷之后才会颁发。

“这一战,应该能让我升到右更吧?”

赵佗不由想起来。

不过他也只是想了想便将这事情抛到脑后,毕竟不管他立下的功劳有多大,想要升级爵位都得回到咸阳再说。

当务之急还是要将精力,放到接下来的那场大战上面。

就在这时,军帐帘幕捞起,身为将军幕僚的郦食其走了进来。

“见过将军。”

郦食其行礼。

“先生请坐。”

赵佗应了一声,伸手让他坐下。

郦食其一边入座,一边说道:“鄙人刚才去见过那齐国大司马,又找了好些齐人询问。可以确认,之前派人去东郡刺杀屠郡尉的主谋,就是那些四国之人,田冲事先并不知情。”

赵佗哼了一声,这结果和他们之前猜的差不多,倒是并不惊讶,只是当他随后听到郦食其嘴里说出来的几个名字时,满脸错愕。

“张良!你说此番还有张良参与,是那个韩相之子张良吗?”

郦食其奇怪的看了赵佗一眼,不明白平日镇静自若的赵将军怎么听到张良之名,竟会露出惊讶之色。

他说道:“然也。鄙人之前见将军对这些四国之人颇为在意,这一次便专门询问了一下。”

“四国之人中,以韩国的宗室横阳君韩成和公孙韩信,韩相张平之子张良,以及魏地名士陈馀为主。其余的尚有魏公孙魏陵,燕公孙燕平等人,不过这些人名声不大,四国之人的力量主要还是依靠韩人为主。”

赵佗微微颔首,四国之人中以韩人为主倒是正常。

赵国虽灭,但公子嘉却在代地称王,大部分的赵人势力都在代地追随他,齐国这边自然没有多少人。燕国则是因为宗室公卿都在辽西被李信一锅端了,跑出来的只有几个小角色罢了。魏国则因为大梁被围,大部分宗室被堵在都城没跑出来,外面的宁陵君魏咎和魏豹等人倒是有实力,结果被赵佗给端了。

四国中唯有韩国不战而降,其宗室公族的实力得到极大保存,是以反倒成了四国之人的领头羊。

赵佗眼睛微眯,心中暗道:“横阳君叫韩成啊……莫非是历史上那个韩王成?”

“至于这个韩信,想来不是同名的淮阴侯,而是投靠匈奴的韩王信。还有陈馀,是那个张耳的刎颈之交。魏陵,燕平这些人倒是没听过,应是些小角色。”

“张良……没想到这家伙也在,刺杀之事,若是他进行的谋划,好像也很正常。”

想到历史上的博浪沙惊天一锤,赵佗就感觉后背发凉。

张良这家伙可是连一统天下之后的秦始皇都敢刺杀,如今刺杀你一个东郡郡尉又算得了什么呢?

“若是能抓到此人就好了。”

赵佗微微一叹,但也知道这种事情很难。

博浪沙铁锤刺杀,如此大的事情,张良都能够在秦始皇的暴怒和秦军的追捕中跑掉。

更别说是这甄城之战,加上秦军在内可是整整十三万人的大战场,十万齐军被击溃后四处乱跑,一眼望去混乱无比,想要在那十万溃卒中擒杀几个从没见过面且不知道所在方位和长相的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