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楚军利器(第2/3页)

“秦军已拔阳夏,想来固陵这两日也将陷落。要不了多久,秦军就能南下渡过鸿沟,兵临陈郢城下。诸君这几日当好好约束士卒,休憩养神,届时少不了一场恶战。”

屈景昭三氏将军,皆领命应诺。

项燕又转头对项渠道:“我军屯聚于陈郢城下,向鸿沟而扎营,只待秦军渡水过来,便可半渡而击。”

“但王翦此人,素来以稳重著称,定然不会给我军这个机会,他或许会从上游先渡水过来,你且多放骑兵巡视,探查方圆百里之地,一旦发现秦军动向,立刻禀报。”

“同时让民夫加固军营壁垒,若是半渡而击失败,秦军渡过鸿沟至于城下。我军便背靠城墙,凭营垒而守,在此消耗秦军。还有陈郢的城墙也要让人再行加固,能够抵挡秦军巨砲的轰击才是。”

“唯。”

项渠立刻拱手。

项燕又派人传告上蔡平舆方向的楚国右司马叶胜,让他谨守营垒,不可轻易出战,只要将杨端和部的秦军偏师拖在彼处,不让对方突入己军后方,就是大功一件。

做完这些安排后,项燕又深深的叹了口气。

以他对王翦的了解,此人老谋深算,乃是连灭了两个万乘之国的名将。

从其战绩来看,也不是李信那种冲动鲁莽之人,恐怕接下来的情况不会如自己所想。

果不其然,没过几日,就有楚军的哨骑回报。

秦国大军南下到了固陵方向后,便止步不前,并没有继续进军陈郢的打算,而是在彼处开挖营垒,大修墙垣。

陈郢北方,自阳夏开始,到固陵以及鸿沟两侧上百里的战线上,秦国四十五万大军分开驻扎,广修壁垒墙垣,将鸿沟运粮码头包裹在其中。

西部的秦军杨端和部也是这个情况,十五万大军驻扎在上蔡城外的军营中,背靠汝水码头,大修壁垒,没有主动进攻楚军的意思。

“可恶,王翦乃一老龟耳!”

听到这消息之后,项燕便知道了王翦的策略,忍不住愤愤而骂。

对方根本不想主动来攻楚国的城池,也不想和自己在野外决战。

秦军六十万人驻扎在秦楚边境,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就是为了将楚国的近四十万军队全吊在这里,和秦军对峙。

如此一来,双方便不是在比拼主帅的兵法精妙,也不是在比拼双方士卒的战力和勇气,而是在对耗秦楚两国的国力,看谁的粮食多,看谁能扛的更久。

以及,看谁能更得君主信任。

楚国是个什么破烂样子,他项燕一清二楚。

“渠儿,你立刻率军前去攻打秦军,阻止秦人修建墙垣壁垒,最好能将其诱出来,让秦军来主动进攻。”

项燕派了自家儿子亲率楚军,前去进攻鸿沟两侧的秦军营垒。

结果对方根本就不出战,每一处修建壁垒墙垣的民夫身侧,都有相应的秦军在彼处守护。

这些秦军以逸待劳,手操强弓劲弩,对着来攻的楚军就是一顿乱射。

就算楚军靠着人数优势偶尔能攻下和毁坏一处墙垣,但马上就会被赶到支援的秦军夺回去,而且这样一来,楚军每一次攻击所付出的伤亡数比秦军还要大。

秦军除了在军营外大修墙垣,在其鸿沟、汝水运输粮秣的码头处,也被修建了一层层的壁垒,一处处的角楼。

自码头通往秦军粮仓的路线上,更修建了十余里长的被两旁壁垒包裹的“甬道”。

附近还有大量武装齐全的秦军守护,其防御堪称严丝合缝,不给楚军任何可趁之机。

“老龟厚甲!”

项燕忍不住怒骂出声,感觉王翦真的就是一个老乌龟,把头和四肢缩在那厚厚的龟壳里,根本不钻出来,让他无从下手啊。

无法将秦军诱出军营,项燕还不敢撤军,只能和秦军在此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