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章邯之名(第2/2页)

秦王政大悦,一边让少府和治粟内史负责此物的制造和推广,让这一次的春耕能够用上。

同时下令主爵中尉府为此事议功,颁发赏赐。

横得到的爵位赏赐颇重,他以制造之功,被赐爵为不更,免除了日后的更役,一次连升数级,对一个底层黔首来说,这赏赐十分丰厚。

当然,这多半还是看在赵佗的面子上,否则换成一个普通没背景的黔首,献上这种东西,恐怕最多得到一级爵位,再赏赐点金钱就算打发了。

至于赵佗,他虽然有提出想法和献上此物的功劳,但此物并非他制造,且赵佗的爵位太高了,这点功劳还达不到升爵的要求。

故而只在功劳簿上给他记了一笔,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赵佗没有升级,但涨了一截“经验条”,等到日后再立下其他功劳,“经验”累积足够,就可以累功升爵了。

随着时间推移,在曲辕犁被少府和治粟内史府制造并开始在关中推广的时候,笼罩咸阳城上空的战争阴云越来越浓。

王翦来了。

这位已经告老回乡,在老家频阳享福的老将,在李信战败后,又被秦王政亲赴频阳,强起之。

“我不想来的。”

王翦坐在车舆中,听着滚滚车轮声,不由轻轻一叹。

他是真的不想来,也不想掺和灭楚之事。

因为王翦很清楚,秦王政本不愿用他。

王翦灭赵国,亡燕国。

其子王贲也在去岁灭亡了魏国。

当今天下,山东六国,已亡其四。

王氏父子,就灭了三个。

如果再让王翦伐灭强大的楚国,那王氏一门的声威和影响将在秦国达到何种地步?

哪个君主心中会不忌惮?

所以上一次秦王政选择李信为主将,除了李信需要的兵力比王翦少之外,秦王政故意提拔年轻将领,让其抗衡王氏在军中的影响,也不失为一个重要原因。

只是,李信败了。

他不仅将数万秦军丧在楚地,更让秦王政的期待付之东流。

秦王政不得已,才亲至频阳请王翦强起领兵。

“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秦王政语带歉意,以情相劝。

王翦当时就拒绝道:“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但秦王政那双眼睛充满了威严,以及隐含着威胁。

“已矣,将军勿复言!”

好了,将军你不准拒绝。

王翦打了个寒颤,不由想起武安君白起自刎杜亭的前车之鉴。

白起,不就是拒绝了秦王让他领兵的请求吗?

王翦只能叹道:“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秦王政笑起来:“为听将军计耳。”

秦王政答应了王翦的请求,看上去一切都很好。

但王翦还是很害怕。

“如今举国大军六十万人委于我手,王心岂能不疑?”

……

赵府。

赵佗穿上代表中更爵位的服饰,手捧又大又长的墨玉圭,向早已准备妥当的车舆走去。

今日,他要上朝议事。

因为王翦来了。

秦国新一轮的伐楚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今天就要在朝堂上,选出副将之职。

因为此番伐楚预定兵力足有六十万人之多,所以在选择出副将后,主将、副将以及邦尉府也要尽快商议,选出各部裨将军的人选。

选将定策。

然后便是等到春耕后,集结大军。

秦军东出,剑指荆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