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钟离归心(第2/3页)

但赵佗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顺势将钟离眛的作为说成是他暗通秦国,不仅不杀他,回到咸阳后还真的为钟离眛表功请赏。

帮助数千秦军渡过淮水,这个功劳十分重要。

秦国上层似乎也有意将钟离眛立为楚人亲秦的典型,对他大加封赏,不仅赐爵三级,封为簪袅,还赏金十镒。

最重要的是,秦国官方将钟离眛弃暗投明,主动投秦的案例四处宣扬,让天下人皆知,只要能像钟离眛一样,识时务帮助秦军,爵位金钱全都有!

这样一来,他钟离眛如今真的是名扬天下,在齐、楚之间堪称臭名远扬,被无数人骂为“楚奸”。

钟离眛越发苦笑起来,面对赵佗的问题,摇头道:“钟离眛出身江淮之隅,陡至秦地,一时间还难以习惯。”

赵佗微笑道:“不习惯也无妨,住的久了,就自然习惯了。而且江淮之地,亦非不能再去。等到此番王将军灭楚,楚地亦是秦地,他日尔等可再重游故地。”

听到这话,钟离眛沉默了。

这几天秦王政已经正式下诏伐楚,任命王翦为主将,欲要倾国之兵六十万,一雪前耻,灭亡楚国。

如今的秦国,除了春耕外,其余所有事情都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以钟离眛的见识来看,上一次李信伐楚之所以大败,一来是李信这个主将兵出险招导致翻车,二来则是有熊启在淮阳反叛,所以楚国方能得胜。

饶是如此,还被这个赵佗率军兵临楚都,将楚地打穿而回,堪称耻辱。

到了现在,秦将王翦,乃是当世名将,行事素以稳重著称。秦军兵力更是达到六十万之多,是李信伐楚时兵力的三倍。

再加上这一次不可能再有熊启之事发生。

所以钟离眛认为楚国被秦所灭的可能性很大。

他忍不住叹了一声。

毕竟是楚人出身,一想到自己的祖国即将覆亡,心中岂会不产生悲伤的情绪。

赵佗见钟离眛陷入感伤,就不再开口,默默等待对方自己调整心态。

他刚才之所以说那些话,就是想让钟离眛认清楚形势。

楚国将亡。

赵佗知道钟离眛是个聪明人,并不是楚国的死忠。

历史上,楚国灭亡时,钟离眛可没有殉国而死。

包括后面他跟随项羽南征北战,建立功勋,但等到项羽乌江自刎时,钟离眛也没有相随。

而是转身投向了韩信,希望借助韩信的庇护活下去。

钟离眛也是个惜命的人啊。

只是没想到韩信最后要出卖他,在没有活路的情况下,钟离眛才无奈自刎而死。

所以对赵佗来说,此人是大将之才,而且还有将其收服的可能,这才不嫌麻烦,弄出这一系列事情,只为了将钟离眛收入麾下。

如果换成张良那种六国死忠,赵佗才不会费这些精力。

赵佗也相信,以钟离眛的聪明肯定能看出自己的用心。

钟离眛默然良久,他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少年。

此人虽然年少,却已经是天下名将,其背水一战大破一万楚军的战绩,让钟离眛感到震惊。

他也是读过兵书的人,但从来没有想过兵法还能那样用?

明明是兵家大忌的布阵,结果反倒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般扭转乾坤的本领,试问天下有几人能比?

再加上赵佗识破他的计谋,诈取符离,彭城将计就计射死屈氏兄弟等一系列的事情,也让钟离眛十分佩服。

除了钦佩之外,钟离眛对赵佗,还有其他情感。

赵佗明明识破了自己的计策,大可一剑杀了自己就是,结果不仅让自己活命,还为他表功,在秦国拜爵受金。

其中种种,钟离眛很清楚,定是因为赵佗看中了自己的才能。

钟离眛才二十岁,刚出来混不久,就被一个秦军名将赏识看重,心中不免有自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