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公子启

秦军颍水大营,足有三丈高的大纛(dào)树立在主将大帐外,代表着主将李信的身份与威严。

然而帅帐中,蒙武宣布的第一句话便是:“李信败了。”

诸将已经知道了这个结果,帐中沉默一片,所有人的脸上都罩着一层阴翳。

不管是赞同李信奇袭之策的人,还是一直不看好此策的将吏,到了如今,大家都知道事情不妙了。

李信三万车骑被楚军打的近乎全军覆没,只剩几千人仓皇逃窜,何其可悲。相应的,也代表此番秦国伐楚之战宣告失败,至少他们不可能再完成覆灭楚国的战略目标。

他们不仅前功尽弃,不能立功升爵,回到咸阳后还将受到无数秦人的白眼。这一场伐楚之战,不仅有着大王的厚望,更是寄托了无数秦人的渴望。

没人会甘心,除了在心中唾骂李信的轻率和莽撞外,诸将也在想着补救的办法。

蒙武却在这时说道:“我欲率大军撤回淮阳,放弃攻取项城。”

听到这话,众将哗然一片,比听到李信战败的消息还要激动。

裨将军杨原首先站起来,神色激动道:“蒙将军,此事万万不可!”

“李将军虽败,但伐楚战事尚有转机。经过我大军连日猛攻,如今项城北墙已经快要坍塌了,城中楚军死伤亦不计其数。我军连日攻城,虽有损失,但在此处尚有六万余可战之卒,最多再猛攻数日,我军便可攻拔项城啊!”

“我军若是能攻下项城,就能打通南下之路,说不定还可击败那支截杀李将军的楚军,到时候再趁势夺取淮北的城邑。那样一来,此番伐楚,吾等就算无力灭亡楚国,至少也能打下许多城池,足以向大王交代。”

另一位裨将军韩忠也赞同道:“是呀蒙将军,此时若是撤军,则我军前功尽弃。且李将军战败,必定会从寝丘处北向而来,欲到项城和我军汇合,将军若是在此时撤军,则项城守军出城,必定会堵住李将军逃归生路,则李将军将陷于死地,此事万不可行啊。”

“是啊是啊……”

其他将校也跟着附和起来。

蒙武冷冷看了众人一眼。

这些人的心思,他很清楚。

他们所言,皆是借口。

不外乎是见项城即将攻破,功劳马上就要到手,谁也舍不得丢弃。

李信战败,必是大罪。

他们这一部虽然没有参与李信的奇袭,不会担上太大的责任,但也一直止步在项城下,无功可得,这样回去谁能甘心?

而此时只要再猛攻几天,就能拿下项城,砍下城中好几万楚人的脑袋,这可都是军功啊!

如此大胜,和李信的战败一对比起来,岂不更加凸显他们的功劳,哪怕此番灭楚失败,他们这些人也可以昂首挺胸的回到秦国,不用担心受到责罚。

说实话,蒙武也很心动,拿下项城,灭掉城中的数万楚军,不仅让他们有功,也能消灭楚国的有生力量,让下一次秦国伐楚时获得更大的优势。

只是……

蒙武想起昨夜收到的那封李信亲笔书信,信是写在帛书上的,由李信的亲卫日夜兼程前来送达,蒙武阅后即焚。

信里的内容非常重要,也非常惊人。

李信在信中说,他这一次突袭寿春之所以失败,都是因为秦军内部有人泄露了他的计划,让李信奇袭的行军路线被楚军得知,所以项燕才能提前聚拢楚国东境的士卒,在钜阳下蔡一带进行堵截,最终让秦军遭遇大败。

在蒙武看来,李信这些话不免有推卸责任的嫌疑,但若是细思起来,却也让蒙武颇为心惊。

项燕的大纛明明还插在项城上,他却跑到数百里外的钜阳下蔡一带,而那里恰恰又是李信偷袭寿春的必经之路,这种巧合该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