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颍水(第2/3页)

代表着“蒙武”将军的大纛开进了这座临水的城池。

一个校尉前来禀报:“将军,颍水上的桥梁已被撤离的楚人折断烧毁。不过我军已收缴到大小船只近百艘,足以搭建通往颍水东岸的浮桥,可供我大军渡河。只是……”

那校尉顿了一下,咬牙道:“只是胡邑囤积的军粮和辎重被楚人尽数焚烧,我军在此处难以获得补给。”

李信面无表情。

不用这校尉说,他也能看见城中那冲天而起的火焰和烟雾。

胡邑守军扛了整整一天,城中的楚将有足够的时间将府库粮仓尽数烧光,不给他李信留下一点存粮。

而秦军,从寝丘奔驰数百里至此,整整两万多人,人吃马嚼之下,耗粮巨大,若无补给,恐怕前路难行。

李信脸上闪过一抹煞气。

“既然府库没有,那就从城里的楚人手中强征,不管是贵族豪富,还是黔首庶民。只给他们留下活命的粮食,其余的尽数收缴。若有抵抗者……诛杀。”

“唯。”

校尉被那充斥了杀意的声音吓得一颤,忙俯首应诺,然后拱手退去。

李信则走到胡邑东侧的城墙上,默默看着城外那条南北走向的颍水。

胡邑被拿下,代表着他穿插敌后的战略取得初步成功。

李信这支奇兵可以通过颍水获得来自淮阳大营的补给支持,当然,想要做到这样,必须要位于颍水中段东侧不远处的钜阳楚将,不会派人在半道上截击秦军舟师。

不过这些对于李信来说不重要。

因为他不会在此处空等蒙武的舟师。

一来一回,耗时太多,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拿不下的。

而胡邑虽然被李信攻下,但一部分楚人已经渡过颍水上的桥梁逃到了东岸,还有一部分则驾着舟楫逃窜,这代表着逃跑的楚人会将他李信兵锋抵达颍水的消息四处扩散,甚至传到寿春的楚王案头。

所以李信必须抓紧时间,他要在那些楚人反应过来之前,在楚王调集军队向寿春靠拢勤王之前,迅速突破到楚都,以雷霆般的攻势吓破寿春城里的楚人之胆。

“我这两万多人,就算强征胡邑楚人的粮食补充军需,也支撑不了多久。蒙武那边等不及了,那就靠钜阳!”

李信低语着:“钜阳的楚将昭平,是昭氏族人。他通过君侯投向我秦国,如今就是用到他的时候了。钜阳大城,粮草众多,只要有昭平的支持,足以让我完成灭楚之战。”

……

钜阳。

曾做过楚国首都的钜阳,是一座大城,城中不仅兵卒众多,更囤积着楚军大量的粮秣辎重。是楚国自项城、平舆、新郪防线之后,第二道抵御秦军南下的堡垒。

如今,在钜阳的守将府邸中。

一个发丝斑白,年约五十的老将站在府中。

他腰板挺得笔直,正伸手拍着院中的一个青铜大鼎,砸了咂嘴,道:“好东西啊,要是再年轻个十岁,我定要举一举它。”

门外,一个年约四旬的楚将走进来。

见到项燕正拍着那青铜鼎嘀咕,楚将不由笑道:“上柱国,这可是昔日的周天子珍藏,世间难得的宝器啊。”

项燕怔了怔。

“周天子?”

楚将解释道:“这是当年庄王从周都洛阳带回来的东西。”

听到这话,项燕就明白了这鼎的来历。

约三百年前,在楚庄王这位雄主的带领下,楚国强盛无比,邲之战中大败天下霸主晋国。

楚军声威震于天下,饮马于黄河之畔,并观兵于周疆。

周天子慑于楚国威势,派王孙满慰劳陈兵于洛水的楚庄王。

楚庄王趁机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周室重宝九鼎于楚国,不过马上就被王孙满一句“统治天下在德不在鼎”给怼了回去。顺手留下了一个“问鼎中原”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