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独立曲(第2/3页)

就在诸将在帐中商议军务时,有短兵前来禀报。

“昌平君来了?”

李信一惊,接着对诸将笑道:“本想着处理好军中事务后再进城中拜访君侯,哪想到君侯竟亲自前来,吾等当前往迎接。”

“唯。”

赵佗跟着诸将应诺,他脸上虽然带笑,但实则心中警兆陡生,刚刚拥有一支“独立曲”的好心情被破坏了。

昌平君。

他头上戴着约四寸高的委貌冠,身穿方正的玄端,腰间还缠着一根紫色绶带,一眼看去,显得高贵奢华,正是典型的秦国侯爵装扮。光从服饰上便昭示了他的爵位,高于军中所有人,哪怕是李信,也得在他面前低头。

当然,爵位的差距只能代表待遇的高低,昌平君并没有指挥和干涉伐楚大军的权力,秦军只听命于持有虎符和斧钺的李信。

“李信见过君侯,一年未见,君侯瘦了啊。”

李信对着昌平君拱手,神色尊敬。

“见过君侯。”

赵佗也跟着蒙武等人行礼。

不过赵佗虽然头颅微低,但目光却不停打量着眼前的昌平君。

昌平君瘦了。

就如李信说的,来到淮阳一年的昌平君,整个人比之前在咸阳的时候,瘦了整整一圈。

昌平君的身高本就只有七尺五寸左右,换成后世大概一米七多一点,再加上特有的楚人长相,看上去十分秀气。

如今在暴瘦后,露在外面的身体,就显得有些皮包骨了,特别是昌平君的头上还带着高高的冠冕和宽大的君侯服饰,一眼看上去竟显得十分滑稽。

赵佗脑海里冒出一个成语。

沐猴而冠!

就在赵佗心中思绪乱飞的时候,昌平君也开口了,依旧用那种温和的声音说道:“李将军许久不见,依旧风采依旧,真是羡慕啊。”

李信笑道:“那还是多亏了君侯在淮阳为国操劳,李信方能在咸阳享一些安宁,君侯真是辛苦了。快请入帐一叙。”

两人谈笑间,便往帐中走去。

昌平君和蒙武等人打了个招呼,走过赵佗身边时,停下了脚步。

“这是赵佗吧?”

昌平君侧身看来,他伸出一只手拍了拍赵佗的肩膀,又捏了捏,笑道:“长高了,也壮了。”

赵佗身子一颤,面露“尊敬”道:“赵佗见过君侯。”

昌平君声音柔和的像是邻居家的叔叔。

“好个小子,快一年没见,都带上鹖冠了。我听说你在魏地干了好一出大事,连魏咎都捉住了,如今的爵位想来是左庶长了吧。”

赵佗还没开口,一旁的李信就大笑道:“君侯啊,你可小看了这赵佗,他如今可是右庶长爵位啊!”

右庶长?

昌平君怔了怔,沉静的眼睛里闪过一抹诧异。

一年时间从公乘升到右庶长爵位,何其快也!

他恍然间想起在咸阳之时,还曾想用五大夫的爵位从此子口中套出公输般之术。没想到转眼之间,对方就凭借军功跃到右庶长之爵,真是让人惊讶。

赵佗谦虚道:“此皆乃大王赏识之能,非只赵佗之功。”

眼见少年满脸谦逊,昌平君露出鼓励的笑容。

“居功不自傲,很好。此番伐楚之战,有李将军统率,我秦国必定大胜,赵佗你好好努力,说不得此战之后,还能再往上升一爵。”

听到这话,李信面露得意。

蒙武微微皱眉。

而赵佗则是嘴角抽了抽,脸上硬挤出一抹笑:“多谢君侯夸赞。”

昌平君再次看了赵佗一眼,笑了笑,跟着李信往里走去。

赵佗看着他那裹在宽大侯服中的身躯,不由头皮发麻,哪怕是身处凉爽的秋季,后背还是出了一身冷汗。

“必定大胜?还往上升一爵?我只求你放我们一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