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治兵(第2/3页)

“使不得。那些羌氐蛮夷凶悍成性,不听指挥,也就羌匕能够指使的动,若是将他贸然撤换,恐怕那些蛮夷会暴动。”

张贺连忙开口,目光盯着赵佗,希望能够引起他的注意。

一旁的西乞孤也出声道:“张五百主说的确有道理,听说这羌匕出身于一个羌蛮大种落,在这些蛮夷中颇有威信,这批人能从汉中到此,全靠此人约束,如果将此职换成其他人,恐怕会管理不住。”

两人的话和赵佗昨日说的差不多,黑臀亦只能悻(xìng)悻住口。

赵佗面无表情,就像西乞孤和张贺说的,蛮夷部队一向最难管理,不仅是语言不通,其习俗和思想更是和华夏迥异。

秦国统治他们,全靠本地人进行以夷治夷,在当地设立专门的夷道进行管理,征召他们参军时,也一般是干些挖沟送粮的苦力活,很少上战场冲杀。

所以这羌匕才有恃无恐,敢给自己摆架子。因为赵佗还真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将他换掉,那些未开化的蛮子可不认外来人。

“羌匕手下两个五百主是什么来历?”

赵佗侧首看向西乞孤,作为短兵队长,西乞孤还兼任秘书职务,对于军中各军吏的了解颇深。

“两个五百主,一人名为羌骨,亦是羌蛮出身,略通秦语,但性格粗鲁,那些未开化的蛮夷大多归于他麾下。”

“另一人则名为白荣,是秦氐混血,据说父系是郿县白氏,他在汉中一县任职县吏,那些人都由他指挥。”西乞孤说着,指向汉中军里,那批能勉强站成队列的五百人。

赵佗“嗯”了一声,看到那站在五百人面前的军吏,是个接近三十的男子,虽然是两族混血,但他除了头上戴着象征大夫爵位的单板长冠外,身上的打扮和那些蛮夷差不多,脸上也是胡须丛生,颇有野性。

这时,那身材高大的羌匕才从辕门外走来,他一边走,一边和那些氐羌蛮兵打起招呼,顿时嘻哈一片,吵闹的声音让其他方阵的士卒都望了过来。

“如果任由他如此下去,军纪必定败坏,不如严惩。”涉间在旁低声说道。

“我有分寸。”

赵佗不置可否,涉间见此,不再多说。

这时那羌匕也走到典兵台上,对着赵佗随意拱了拱手。

赵佗问道:“我已下达集合的军令,诸将均按时而至,羌二五百主为何来迟?”

羌匕哈哈大笑着用蛮语说了一通,最后以秦语对赵佗道:“那个军令我记错了时间,加上刚才肚子饿了,就去吃了些酒肉,所以来迟了一些,小军候恕个罪嘛。”

闻听此话,黑臀等人勃然大怒,要不是顾忌着赵佗在此,恐怕早就怒骂出声。

倒是赵佗不仅不恼,反而和蔼说道:“原来如此,今日念羌二五百主犯令有因,再加上我未曾严申军法,此事便不做追究。不过,军中需审法制,明赏罚,羌二五百主还望以此事为诫,勿要再犯。”

“哈哈,知道了知道了。”

羌匕听闻这话,眼中闪过一抹不屑,随意拱了拱手。

赵佗点点头,转身对诸将道:“人已到齐,那今日便开始正式练兵。涉间、黑臀、赵广,你们三部皆有战阵经验,今日开始先训练金鼓旗帜,让士卒们识旗帜、辨金鼓,千人内部先各自配合熟练。”

“唯,谨遵军候之令。”

三将拱手应令。

赵佗又道:“张五百主,你之麾下五百人,暂且先练习立卒伍,定行列,正纵横。三日之内,务必让士卒做到知进退左右,如此之后再开始辨识金鼓旗帜,方可与诸部合练。”

“唯,谨遵军候之令。”

张贺苦着脸,知道在赵佗心中,自己这支部队是比较差的。

赵佗又看向羌匕,温和道:“羌二五百主,你这一部人马也跟着练习行列纵横,三日之内,亦要让士卒做到知进退左右,不可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