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隗状、姚贾、尉缭(第2/3页)

说话的是一个白须老者,他身子不高,也就七尺左右。面容和蔼,脸上有着许多皱纹,不过一双眼睛却十分明亮,充斥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哟,尉公说的是,瞧我这记性,这小子你们可比我认识的早。”

王翦一拍脑袋,也想起了荆轲刺秦的事情。他知道赵佗的底细,清楚赵佗曾在大殿之上慷慨陈词,早已被诸位公卿见过了。

尉公?

这人是邦尉尉缭?

赵佗心中一动,尉缭可是秦国的重量级人物,不仅掌握着秦国最高军事机构,更是一位举世闻名的兵法大家,当今秦国的许多军事制度都是由其改革创造,可谓是秦王政十分倚重的军国大臣。

“这位赵公乘吾等虽然认识,但他可不一定认识吾等,还是让我来介绍介绍吧。”

说话的是长史李斯,他与赵佗已见过几面,当初赵佗告奸也是找的他,两人之间有种特殊的关系,所以主动当起了中间人。

“有劳李公了。”

赵佗连忙谢过。

“这位是左丞相隗公。”

“这位是邦尉府的尉公。”

“这位是上卿姚公。”

“这位是……”

随着李斯的介绍,赵佗也逐渐认识了秦王政所信任的几位军国大臣,他神态谦恭,一个一个的恭敬问候。

这可是结交秦国公卿重臣的大好机会,这些人不是丞相就是邦尉,每一个人爵位都在卿以上。

赵佗一个小小公乘,若非此番立了大功,根本没有和这些人说话的机会,如今不抓紧机会刷好感,还等什么呢。

面对赵佗的谦恭,众人的反应也是各不相同。

首先是王翦和李斯,两人都和赵佗有交情,自然神色和蔼。

左丞相隗状却大不相同,他虽然碍于李斯的面子,勉强应了一声,但脸上尽是敷衍,看着赵佗的眼中带着某种厌恶。

赵佗若有所思,想起隗状这人似乎是个保守派,日后秦并天下时,提倡分封制的领头羊似乎就是他。这人对自己不太搭理,恐怕是因为荆轲之事吧。

不过赵佗依旧面上恭敬,口称“隗公”,让人在表面上挑不出错来。

相比于左丞相隗状的心思浮于面上。

另一位上卿姚贾则让赵佗拿捏不准了,此人面无表情,对赵佗的问候也是正常回礼,语气平静,让人根本判断不出他心里是个什么态度。

这人很危险,万万不可得罪!

赵佗心里暗暗记下,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姚贾可是专门为秦王政负责离间六国,主持间谍事宜的人。

在他的一番活动之下,山东各国互相离心离德,各国公卿重臣更是被姚贾收买,名为六国臣僚,实则是秦国走狗,其中就以赵相郭开,齐相后胜最为著名。

真正表现姚贾狠辣的,则是韩非入秦之后,与他结怨。

韩非瞧不起姚贾,称其为“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多次在秦王政面前说姚贾的坏话。结果被姚贾记恨在心中,联手李斯一顿操作,就将韩非下狱弄死,可谓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让人死。

相比于隗状的厌恶,姚贾的不可捉摸,尉缭则是十分亲切。

他脸带笑容,还主动对赵佗说道:“我听大庶长说,你这后生颇通兵法,又去战场厮杀过,此番回了咸阳,若无职务,可来老夫邦尉府中做事。”

这番邀请可谓诚意满满,颇让赵佗心动。

尉缭竟对自己有好感。

他可是兵法大家啊,若是去尉缭手下做事,学到几招军争之术那可就赚大了。

只是可惜,秦王政已对赵佗捷足先登。

赵佗只能拒绝道:“多谢尉公厚爱,小子恨不能常听尉公教诲,只是大王刚才已经征召我为郎,年后便要上任,还请尉公恕罪。”

“哦?大王亲自征你为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