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时机很重要(第2/4页)

这一利好给住友带来的潜在好处远不止这30亿美元。

比如说,企业的信用评级能继续维持在高位,从银行融资的成本会更低,这能节约下来大量利息,发行债券也会更容易,给的利率同样能够更低。

“任何东西都有价格,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来说,住友需要现金,他们需要现金来填资本市场运作的窟窿。”关建英不奇怪住友会卖,他奇怪新芯为什么要买。

在他看来,新芯的摊子已经够大了,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再到半导体设备和消费电子,这个规模已经够庞大了。

甚至还横跨了软件行业,有一家做操作系统的公司,横跨了这么多行业,还都做的不错,哪怕是专门做操作系统的安卓,市场占有率都做到了前三,比windows还更高。

关建英认为市场上很难找到对标新芯的集团,唯一有点类似的要属三星,但他们真的有必要再继续扩张,又成立一家公司去消化从住友买来的半导体材料技术吗?

他对此持怀疑态度。

周新倒是很开心,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住友是不可能把这些技术卖给他们的。

半导体产业涉及到的点太多,就好像完成任务点亮拼图一样,有的拼图不是靠钱能点亮的,时机很重要。

而且即便新芯已经是半导体行业的庞然大物,是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新芯也不过点亮了整个拼图的四分之一罢了。

“让师兄继续和住友那边保持联系,吊着他们,看能不能让他们掏出更多的技术来,钱不是问题,现在是30亿美元的预算对吧,我们把预算提高到50亿美元,看能不能多掏点东西出来。

另外瑞萨那边看他们愿不愿意打包出售,如果不愿意的话,是否接受入股,并不一定得收购,入股也是选项。”周新最后拍板道。

等高层会议开完后,关建英单独找到周新,他想表达自己的看法:

“老板,我们收购住友的技术后,是不是要专门成立一家半导体材料的公司,去运营这块业务?”

周新笑道:“是的,关叔,你对新成立的公司感兴趣?”

关建英摇头:“不,我只是觉得我们涉及到的面太广了。

我总觉得我们需要像英特尔那样把精力进行聚焦,聚焦在核心业务上,我们现在的业务有点像摊大饼。

过去我们也是摊大饼,因为大饼面积摊的很大,质量却没有因为面积大而变薄,所以我没有提出来有问题。

这次又要进军半导体材料,这一行业虽然和半导体沾边,但它其实和芯片的关联并不是那么大,所以我的疑虑是,我们是否需要花这么多钱,再次开辟一个新的赛道。”

50亿美元可不是小数字,50亿的现金更不是小数字,再加上周新的眼光,拿去投微软、英特尔、谷歌这类公司足以给他带来百倍收益。

百度已经被拆分成新百度和谷歌两家公司了,因为百度在麦道夫一案中造成的影响太坏,新百度的市场份额远不如谷歌。

同时因为百度拆分,微软也提前了四年时间推出了搜索引擎业务,也就是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大放异彩的Bing。

周新完全能理解关建英的想法,新芯内部肯定有很多高管,都有类似的疑虑,新芯为什么要搞这种横向扩张,想把触角伸到半导体行业的每个角落。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半导体产业更是经济全球化的经典案例,全球各地的企业进行合作,高度分工,最终生产出成品,这符合发展潮流。

没有哪家企业会想自己一手包办,更别提半导体这样涉及上下游的行业了。

IBM会在芯片制造式微后把这块业务抛弃,英特尔会在芯片制造不及预期后把芯片代工交给台积电来做,德州仪器在芯片制造技术落后后会把这块业务打包出售,这都是高度分工的体现,细分领域交给最好的企业来做,自己只负责自己有优势的那一块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