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结果(第2/4页)

周新能够调动的社会资源越多,也就意味着权力在他手里能造成的破坏力越大。”

他听自己的儿子说完心想他还是太嫩了,和学术界这帮人打交道太多,思考问题过于看重形式正确而忽略现实。

“如果我不给周新这个权力,他能不能监督国内的学术不端行为?

他自己能不能公布邮箱,公布邮箱之后能不能自己去调查,他找人专门去调查这件事,然后开新闻发布会公开,我能拿他怎么样吗?我能禁止他这么做吗?

我能管控国内的舆论,让国内的杂志和媒体不报道,我能阻止周新在狮城开新闻发布会吗?

经过汉芯一事之后,周新已经建立起了在学术监督领域的名望,不管我给不给他这个权力,他都事实上享有这个权力,与其不在我监督范围内,不如我推一把,给他名义上的权力,让他拥有正当权。

和周新动不动就开新闻发布会,把高校、学者还有相关机构架在火上烤相比,把他纳入到规则里面来玩,其实也是一种限制,这是名进实退的限制。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他越会谨慎使用这一权力。权力是我给的,我自然也能收回来。

如果他做的好,他一直有这个权力又怎么了?这些年乱象不仅仅在公务员队伍里,学术圈同样乱象重重,像汉芯这种低级造假都能让交大帮忙站台,更别提其他我听说过没听说过的学术不端了。

周新做的好,那就让他成为国内学术界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他做的不好,露出了破绽被学术界的人抓住了,那我自然也有理由把权力从他手里收回来。

权力是我给的,我才能收回来,不是我给的,是他自己争取的,是民众赋予他的,这收回来难度要大得多,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别和那帮人混在一起,天天和他们混在一起,你压根不了解真实世界是怎么运转的。”

周新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他能感觉到压力山大,他能意识到其中的风险。

你拥有对所有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权,那么意味着你不能犯错,所有人都会盯着你,巴不得你出错。

犯错就会被大肆宣传,然后消耗公信力。

官方的机构能装死,他不能,名声对他来说太重要了,这是力量的源泉,也是阿喀琉斯之踵。

当然周新不止这一个力量的源泉。

和原时空里专家鉴定委员会成员们只被进行了批评教育不同,这次这帮专家里,邹世昌因为参与程度较低,属于只是帮忙签了个字,只是被警告加调离原本工作岗位,调到了一个闲职上。

其他三位专家可就没有那么好运了,王阳元、严晓浪和许居衍都被追究了后续的法律责任。

其中作为中芯国际创始人之一的王阳元,中芯国际为了继续和新芯科技合作,把他给踢出了董事会成员名单里,他比张汝京走的还更早。

但是他还算好的,只是学术职位被剥夺,在企业任职的资格被剥夺了,但是没有被关进去。

其他两位被录下音来的专家跟陈进一起要进去蹲几年。

“怎么样,这个结果能让你满意不?”此时已经到了2002年的尾声,快要进入2003年,汉芯事件涉事人员的处分都已经下来了。

曹永罗和周新打跨洋电话的时候说道。

周新说:“没有什么满不满意,这本来也是我预计中的结果。

如果有录音证明许居衍和严晓浪深度参与汉芯,他们都能逃过处罚,那我亲自出马又有什么意义呢?”

曹永罗说:“哈哈现在学术圈可是被汉芯的结果吓的不轻,一帮文科类学者在杂志上指责你,说你开启了华国学术界的大举报时代。

说你的行为会让国内的学术环境倒退了好多年。结果方舟在个人主页上写文章,说要和他们公开辩论。